第二晚,这兄弟俩依然我行我素。病房中,忍无可忍的其他人再次在叱责中提醒他们洗脚。
第三天早晨,老头子从重症监护室回到了病房。好在老头子经过这两天的完全释放(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之后,病人是不穿鞋袜的),脚丫子已经不似之前那般臭气熏天了。但,也正是由于他的到来,兄弟二人开始变得忙碌了起来。原本清闲的时候,他们都洗脚,现在忙起来了,当然更加顾不上洗脚了。于是,第三天晚上,这兄弟俩依然是在大家的责备声中才不得不去洗臭脚丫子的。
第四天、第五天,依然如此。就这样,没几天,我们对这兄弟俩的认识除了脚臭和没有公德心之外,就又多了一条——没记性。当然,这里的“没记性”其实更多地彰显了他们二人极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平时,他们能够多注意点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洗漱习惯,那么也就不至于会搞得“民怨沸腾”了(仅局限于我们病房之中)。
第066章 不同待遇
这俩乡下汉子,给人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完全可以用“可恨”二字来形容。鲁迅曾经说过:“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这里,我想将这句话反过来,即“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在他们刚来的时候,正好跟办理出院手续的小伙子一家照了面。出于好意,热心的小伙子母亲就送红包的事情对他们俩做了适当地提醒。当时老头子和他的二儿子都表示,他们医院有熟人,不需要。闻言,我告诉他们,我们在医院也有熟人,但我们还是送了。不过,这两位的回答,几乎有些让人啼笑皆非。这一对父子皆表示,他们问过了,但主治医师说不要。由此,就不难看出他们淳朴得几乎不通世故。
待他们离去后,病房中的人一致认为,主治医师的推托不过是走走形式、装装样子,如果你硬是将红包塞到他们的口袋之中,他们也必然会“欣然笑纳”的。
巧合的是,他们的主治医师正好就是父亲的。正是由于知道他们并未送红包,因此,就有意地跟我们进行比较,看看这位主治医师到底有何不同之处。根本就不需要仔细观察,因为差别是十分明显的。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主治医师对待这父子三人似乎相当缺乏耐心。每次前来交代个什么注意事项,总显得无比匆忙。不过,老头子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热心的我。
印象最深刻的是,嘱咐如何打食的那一次。主治医师语速较快的说完之后,也没问愣愣的兄弟俩懂了没有,就直接指着我们说:“他们可是老师傅了。有不懂的,尽管问他们。”说完,就扬长而去了。
真是不同的人不同的待遇啊!记得,这位主治医师前段时间刚对我们说过,有什么不懂的尽管去问他或者他的助手。怎么到了“不通世故”的淳朴乡下父子三人这里,就变成问同病房中人了呢?如果我们根本就不高兴答理他们,那么这父子三人该怎么办呢?让我不解的是,在父亲需要打食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感觉到这位主治医师的不负责任啊!
可能是因为文化水平较低的缘故,这兄弟俩的悟性确实不咋的。待主治医师走后,率先行动的是老大。唉,完全的不知所措。事实上,我昨天就提醒过他们,今天主治医师应该会过来宣布打食的有关注意事项,并强调,内容可能不少。
“叫你们拿纸拿笔,一条条的记下来,偏偏不听!”老爷子见状,火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现在倒好,麻爪了吧!”
听到自己老爹的怒叱,老大有些讪讪地低声说道:“不是没纸没笔吗。就是有了,就他那说话速度,想记也来不及啊!”
“就是不用纸记下来,那也得尽量记到脑子里去吧。”老爷子的火气丝毫不见减少。
“他一条又一条的说了那许多,我们怎么可能记得全。”老二接过话茬,帮老大辩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