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再怨恨,但母亲的做法确实欠缺考虑。不跟我们商量就擅自决定提冲喜之事,对我们掩瞒父亲连续三晚不睡这么重大的事情,都让我心中对母亲产生出了些许不满。虽然有些乱,但我却强迫自己保持着必须的冷静。事情已经发生并且无法挽回,现在我再去责怪母亲的话,除了让母亲自责和更加伤心之外,就没有其它任何好处了。最终,我决定,就当这两件事从来都没发生过,绝不在母亲面前提及哪怕一字半句。
就在我跟堂哥堂嫂交谈之际,120紧急救护车终于到了。想通了个中关节,我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了一下心神,就赶紧直奔父亲所在的方向而去。在救护车上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将父亲从三轮电瓶车上给挪到小推车上。由于镇上医院正在新建办公大楼,因此道路并不好走,我们是半推半抬地将小推车给弄到救护车上去的。如果不是人手够多,那么就只是把父亲从电瓶车给转移到救护车上,也将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第180章 没得选择
作为主力,我自然是留在最后面将小推车推上救护车。在我刚想上车之际,工作人员就非常抱歉地对我说,已经满员了。无奈之下,已经上车的姐姐和母亲就对我说,她们先去医院。母亲嘱咐我,去市区之前先到家里将日常生活用品带上。不待我应答,救护车就已然疾驰而去。
幸亏,堂哥的及时赶到,让我无需再操心交通工具的问题。坐着堂哥的小轿车,先来到家中。那时候,二舅已经在帮着收摊放在场上曝晒的花生了。问了一下,我才知道,原来在我跟堂哥交谈的时候,父亲已经拿了把钥匙给二舅,并拜托二舅先行过来将花生收一下。二舅本想将钥匙交还给我的,但一来我忙着收拾东西,二来不知道母亲还会不会有什么事让二舅过来帮忙,因此我就让二舅先将钥匙留着。
脸盘、毛巾、牙刷、面纸、手机、充电器等甚至还有母亲刚刚为父亲购置的尿壶。由于急于去医院,我只是将这些日常生活用品胡乱地塞到两个大方便袋中,然后就匆匆地上了堂哥的汽车。途中,接到表妹的电话,她说要到医院去看看父亲,当然也顺便到市区学驾驶。于是,我让堂哥途经镇上的时候,将表妹一起带上。
一路之上,即便是心情异常的沉痛和悲伤,我也依然抱着一份侥幸。我一直祈祷着上苍,希望他能开开英明的双眼,拯救一下已然危在旦夕的父亲。
思想恍惚中,我们已经来到了医院。那时,父亲正在急救室。躺在急救病床上的父亲口鼻之上罩着氧气罩。只是,不断咳嗽的父亲会时常将之掀开吐痰。父亲的手臂之上已经被插上了针头,一滴滴白色的液体正缓缓地流入父亲的静脉之中。在我映像中,医院似乎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帮病人输液了。难道,“输液”是一把万能钥匙?还是由于市人民医院医务工作者的思维惰性?不管有用没用,还是挂水先!虽然我对市人民医院的印象糟糕至极,但只要不出我们这个地儿,难道我还能有其他选择吗?
无奈地摇了摇头后,我就找姐姐了解情况。姐姐说,住院手续都已经办好了,现在就等医院的通知了。果然,没多长时间,就有工作人员过来,推着病床往住院部而去。看看方向,我就知道,这次应该跟上次父亲手术的地儿不同。不出所料,我们来到一个相对低矮、破旧一些的大楼。
通过电梯上到五楼(应该是五楼吧,时间长了,记得不是十分清楚了),帮着将病床推到病房,在工作人员的协同下,姐夫和我将父亲从抢救推车上搬到中间的病床上。仔细看了一下,那是一个紧靠这一层护士站的病房。
刚一到这里,在医生的指导下,护士首先是抽血并拿去化验,然后就是输液,并将检测血压、心跳等的仪器连接到父亲身上。就目前来看,似乎一切数据都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依照我们估计,父亲应该会住在这里一段时间。因此,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晚上守护之人休息的事宜。这个病房要比之前二十一楼的那个新大楼的病房狭窄得多了。但,估计用泡沫垫在地上小睡一会儿应该不会有多大的问题。所以,姐夫在父亲被暂时安顿好了之后,就回去拿小孩子玩的拼接泡沫板和被子了。
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化验结果。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在这个楼层转了转,先找了一下急需用到的开水房所在地。当我想去替换母亲休息一下的时候,却被护士站的护士给叫住了。她们跟我说,这里的什么仪器不够用了,拜托我到楼上去帮忙借一个下来。她们强调,这是我父亲必须要用的。我自然没有理由拒绝。拿着她们所开的借条,我就上楼借东西去了。
楼上楼下的早就通了电话,因此没费什么口舌,我就借到了仪器。拿着仪器下楼的时候,我才终于明白,这些护士为什么不让母亲或者姐姐去借,因为这东西还挺沉,没有一把子力气,还未必能拎得动。上来之前,护士门已经万叮嘱千嘱咐,让我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因为这仪器十分脆弱,是很容易被碰坏的。我像抱着婴儿那般小心地保护着那个仪器,虽然这增加了提拎的难度,但自始至终我都没让这个仪器被磕碰哪怕一下。
护士拿到之后,果然第一时间给父亲用上了。我当然不知道这些仪器的名称,但从架势上来看,这些医护人员似乎对父亲还挺重视。一边一个仪器,同时,两边还都有输液瓶。这让我想起父亲在重症监护室的那段时光。但愿父亲别被这阵仗吓到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