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就在姐夫寻找藏身之所的时候,围观的人群中就有人开口道:“孝子百无禁忌,是不需要回避的。”

姐夫听后,立即收回了迈出的双腿。但,姐夫有些搞不清那人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因此一时间就愣在了当场。不知道自己是该继续找地方躲藏好呢,还是穿上白大褂再次跪到木棺前好?

在姐夫左右为难之际,四周的众人就开始吵吵了起来。绝大部分都是劝说姐夫继续跪拜,但也有少数人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姐夫属于外人,不能归入孝子的行列,因此需要回避。

那时的姐夫,心里一定是纠结的。但,时间不等人,姐夫必须要在“响钉”开始之前拿出决定。咬了咬牙,姐夫还是下定决心重新穿上白大褂(孝服)。在姐夫看来,自己的岳父就相当于自己的父亲,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自己绝没有回避之理。在那一刻,什么“头痛欲裂”啊,什么“厄运连连”啊,通通被姐夫抛到了九霄云外。

“跪拜!”在嘹亮的声响之中,众人方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跪拜得早了。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因此而后悔,但我知道,自己肯定是不后悔的。那里面可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多跪拜一刻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然后,木匠口中开始连珠炮似地吐出一系列的祝福之词。接着才是真正的“响钉”。“叮叮当当”的响声,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在整个“响钉”的过程中,跪着的众人就只能一直跪着,绝不能站起,否则就是表示对死者的大不敬。也许正是预料到这一点,所以,早早地,众人就在自己跪拜之所垫上一层厚厚的秸秆。这样,就有效地减轻了硬邦邦的水泥地面对自己膝盖的挤压之力。让自己能够跪拜得舒服一点,肯定是众人如此做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因为怕地上的污秽之物沾染到自己身上,所以才找东西垫于膝盖之下的。

在“响钉”完成之后,有些地方还会把钉棺材的最后带红布的钉子放到死者生前的房门之上。好在,我们这里并没有这样的习俗,因此“响钉”一结束,劳累了一夜的亲朋们就纷纷找寻地方休息去了。

第261章 必要红包

当然,我,还不能休息!因为,在父亲前往殡仪馆之后,那个租冰棺的人就过来拆卸灵堂了。除了灵堂之外,外面的雨棚也是他的。当我们返回的时候,租冰棺的人已经忙了个七七八八。于是,待“响钉”完成之后,我就不得不与那个租冰棺的结账了。

虽然灵车和中巴车也是租冰棺的人喊来的,但却是在我们到家之后先结的账。可能他们就是同一家的,因此跟谁结账都是一样;也可能他们虽有交往,但却不是同一家的,事后,这些司机会给予租冰棺的一定回扣。这司机人也爽快,他说,都是熟人,我也不乱开价了,总共四百元外加一条烟。也许你会觉得,做生意的一般都会这么忽悠:“熟人,我也不乱开价”。因此,你也就未必会相信那个司机所说的话。不过,我听了这个价码之后,倒是觉得,那个司机说的应该是实话。

不知道你们还否记得,在父亲于医院病逝后,我找车运载父亲回老家的那个场景。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初次零距离接触到了专门靠死人吃饭的那批人。表面看上去,尽皆是实诚人,实际上却是奸诈无比。他们实诚的外表只不过是装出来迷惑人的,否则他们又如何能取信于人从而接取到无本生意呢?正是在这些“实诚人”的忽悠之下,我们才最终跟他们谈妥了价格——五百五十元。

也许你会说,四百外加一条烟跟五百五似乎也相差不是太多啊!一条烟是一百二十元,加上四百元,就是五百二十元。如此一算,确实差不多。但,你千万不要忘了,从医院回来的时候,只有一辆车,而去殡仪馆的时候可是灵车加中巴的。也就是说,如果单算灵车的话,那么久只不过相当于上次车资的一半还不到。况且,人家这可是正规灵车。从医院回来的那辆,却是比面的略大的面包车改装而成的。在放下父亲之后,除了坐到父亲身侧之外,整部车上,就最多还能挤下一两人而已。也就是说,上次,我们花了超过灵车正常费用一倍的价格,但租到的却只不过是一辆相对于正常灵车三分之二大小的临时改装车。再者说,这两者服务的时间也是有很大差距的。改装车只不过是将我们送到老家就完事了,而灵车在将我们送到殡仪馆之后,还必须在那边等上好长一段时间,然后再装载我们回去。这其实就相当于打车和包车的差别。但事实上,我所遇到的,却反而是包车比打车还便宜。由此就不难看出,医院中那些专门发死人财的家伙有多么黑了!

更何况,严格来说,这香烟还不能算到车资里面去。在我们这里,白事和红事,除了预先谈妥的车资之外,这司机的香烟都是额外和必须的。也就是说,给司机香烟,乃是风俗,与车资无关。

当然,司机可不只有请来的,还包括开私家车的亲朋。也许你会说,既然是亲朋,那么帮些许小忙,总不至于索要车资吧?一个是堂哥,一个是父亲表兄家的大儿子,一个是堂弟。他们当然不会开口。但白事有白事的规矩,从主家的角度来说,是必须要给红包的。因此,在跟灵车司机结账之后,母亲就问堂哥:“那些开小轿车的,给多少为好?”

“都是自家人,给点意思意思就行了。”堂哥想都没想就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