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是凡尘这个笔名接的,那么,黄一凡便不会写一些乱七八糟不符凡尘笔名风格的作品。而最具符合尘凡笔名风格的,那便是言情剧。当然,黄一凡肯定不会让凡尘这个笔名写什么都市肥皂言情剧,对于他来说,一系列经典的古典言情他还写不完呢。

正如这一篇。

梁山伯与祝英台。

打开文档,黄一凡在上面写上了这一个标题。

第六百五十九章 实在是太打击人了

【祝家庄在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访师求学……】

说起来,《梁山伯与祝英台》初看起来只是一篇简单的爱情故事,他与老人讲的或者是其他民间故事之类杂志上面讲的爱情故事差不多。只是,有的时候,我们往往眼里视为的普通,其实却是无比的经典。正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的一则普通故事,他却流传了1000多年。

前世有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系列作品,不下于几千部。

哪怕就是各类越剧,京剧……也纷纷将梁山伯作品引入到戏曲当中。

而更为厉害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世界的影响力度却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关于这篇故事,黄一凡打算写一个短篇。

之所以写短篇,也不是黄一凡不想写长,事实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本来就很短。如果要拍电视剧的话,大概5集就可以拍完。至于前世为什么动不动梁山伯之类的电视剧作品拍出三十多集,四十多集,那完全是一些编剧在里面灌水。黄一凡哪里有这个时间灌水,他脑海里各类经典作品最少也有几千亿字,这要是灌起水来,几万亿,几十万亿字?尼玛,别说是黄一凡一个人,恐怕是十个黄一凡,十辈子也是写不完的。

再说简单也有好处,黄一凡相信这一部作品出来之后,肯定会产生轰动性的影响力。未来其他一些影视圈的朋友想要翻拍的话,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一些内容。

想通这一点,黄一凡便准备写简单一些。

仅仅只用了一天时间,黄一凡便将5集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给写完。

随后两天,水木正式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