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维也纳,但我们却应该更为恭喜华国。”
法兰西帝国表示:“我们恭喜纳也纳,因为维也纳再一次的给我们带来了一首经典。但我们更应该恭喜华国,因为梁祝出至于华国,出至于东方那一个礼仪之邦。”
“这是东方文化的胜利。”
英格兰报亦是写着大红标题评论:“梁祝脱胎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同样,梁祝这一支乐曲也如故事一样那么的完美。整篇作品除了向人们展现东方人特有的高超创作技巧之外,更为令人为之痴倒的是东方文化完美的融入音乐之中。”
“今夜无人入眠。”
美利坚bbs报评价:“就让梁祝陪我们渡过这一个漫长的夜晚吧……”
几乎是全球媒体,都被这一首曲子给征服了。
不过,这一些报导都不算什么。更为身体力行的则是那些话剧演员,在他们得知梁祝这一支交响乐轰动全球之后,他们立即采用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版本,为观众上演了西方版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而不少影视公司则已经打算,准备开拍梁祝,甚至好莱坞大导演“米诺”亦无比兴奋的表示对于梁祝的兴趣。
当然,这都是国外。
相对于国外,当梁祝轰动维也纳金色剧院之时,整个华国暴发出来的热情比之国外还要来得狂热。
“我靠,梁祝震撼维也纳。”
“妹呀,我看到了什么,我是不是出现错觉了。”
“老婆,你拧我一下,看看我是不是在做梦?”
看着媒体报刊上面播放的新闻,所有华国人全都震得有一些痴呆。
他们虽然不是音乐界的人士,甚至他们对于音乐完全是一窍不通……但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知道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就可以,而梁祝轰动梁也纳金色剧院,这样的新闻,他们都已经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感慨。
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