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把脉

重振中医 蜀都小侯爷 1056 字 2022-10-30

别的什么不说,至少白兴腾在基础知识这一块是下了苦功夫的。

钟医突然心生一计,看着床上的老中医。

既然您老不愿意起来,也不愿意“醒来”,那就不要怪我用一用你了。

钟医不怀好意地笑了笑。

“把脉,作为我们中医行医的最深奥的学问,今天我就仔细给你讲一讲。”钟医指着老中医的手腕说道:“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切脉应在病人安静时进行。《素问。脉要精胃论》强调,诊脉常平旦。切脉时让病人坐位或仰卧位,手前臂与其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平放,以使血流通顺。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对成人切脉,用三指定位,先用中指按在高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以指腹按触脉搏,以按脉。三指的疏密,应按病人的高矮作适当调整。小儿寸口脉部位狭小,不能容纳三指,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望指纹代替切脉。切脉时常运用三种指力,开始轻用力,触按皮肤为浮取,名为“举”;然后中等度用力,触按至肌肉为中取,名为“寻”;再重用力触按至筋骨为沉取,名为“按”。根据临证的需要,可用举、寻、按或相反的顺序反覆触按,也可分部取一指按压体会。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候,称谓三部九候。”

钟医一边说,还一边在老病人身上不断的给白兴腾指着。

白兴腾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其实之前他也接触到了把脉,但是没有哪一次,是这么近距离的接触道的。

“那我现在问题,把脉最好的时间是多久?”钟医问白兴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