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杨光似笑非笑地说道。
“所以,我认为中药是一个复杂体系,用不同类别的标志物反映其体内物质暴露、质量、药效、安全性等具有积极的科学意义。
这类具有适当的药动学性质的物质与发挥药效有关,或与在作用靶点并维持一定浓度发挥药效有关。
对复方丹参制剂而言,其q-arker应该是客观存在于制剂中与生物活性有关的固有物质,并不考虑体内代谢产物存在和与活性及作用机制的关系。”
钟医回答道。
“直接说你的目的吧,不必绕着圈子来聊天。”陈浩然说道。
“我的目的很简单,建立两个系统。”钟医说道。
“哪两个系统?”陈浩然目光瞬间如同火把,燃烧了起来。
“其一,是中药q-arker的提出密切中药有效性-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标志性成分的关联度。
我国长期以来,中药质量控制手段、质量评价指标及质量标准与中药的有效性关联性不强,缺少能反映中药有效性的核心质量概念的统领。
在药材、饮片、中成药质量研究中存在碎片化的倾向。
而我的中药q-arker概念的提出,针对中药生物属性、制造过程及配伍理论等自身医药体系的特点,整合多学科知识,提出核心质量概念,以此统领中药质量研究,进一步密切中药有效性-物质基础-质量控制标志性成分的关联度。
其二,是中药q-arker的提出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
因为中药q-arker源自中药基原生物体内的生物合成,经历采收加工、炮制及制药工艺过程的物质传递及化学变化,最终以复方制剂的形式通过药物传输过程发挥临床疗效,其以物质-功能为核心贯穿中药形成及生产全过程。
并且,以中药饮片标准汤剂为研究的核心范本进行质量研究,确定q-arker,并向药材和饮片及炮制品溯源,向复方制剂和中成药延伸。
所建立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着眼于全过程的物质基础特有、差异、动态变化和质量的传递性、溯源性,有利于建立中药全程质量控制及质量溯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