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页

“说它是偏重高空高速的截击机,那他的气动布局却还要兼顾低空机动格斗;说它是争夺制空权权的空优战机,其内在武器配置还要融合对地攻击。很多指标性能直到现在来看都相当矛盾,可偏偏却要集成在一款作战飞机上。

贪多求全,最终的结果不是营造一个无与伦比的超级战机,而是彻彻底底的四不像,两年前我在巴基斯坦搞军售的时候,就跟在哪儿考察美制f-16的老杨说过这个道理,可老杨就是老杨,固执得一塌糊涂,唉……说来说去,还是他太心急了!”

卢嘉栋最后一句话可谓是道破天机,杨弘毅当年在老万山厂时便是把一天当几天用,点灯熬油是家常便饭,不眠不休更是习以为常,为的就是能将落后的中国军工追上去,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再提升几个新台阶;

恢复工作,并担任西南航空所所长的他,不但没有改变在老万山厂的习惯,甚至还有些变本加厉,用他的话来说:

中国的航空水平比之枪炮等兵工行业还要落后数十年,既然如此再不抓紧时间,那句落后挨打的话,就真的要落到头上了!

正因为如此,杨弘毅不敢有一天怠慢,更不敢有一天虚度,抓紧时间努力研究,希望能够找到一项快速提升中国空中装备性能的办法,最终,他得出一个十分大胆的结论,那就是利用一款超性能的多功能战机,替代现役所有老旧机型;

如此一来便不但能够节省成本,减轻后勤保障压力,还能将中国空军的实力在短时间内提升一大截,而杨弘毅所圈定的超级战机,正是他曾经担任总设计师的歼九多功能战斗机……

胡庆华作为军工人,很明白一味的贪多求全是武器装备研制领域的大忌,无论是地面武器还是空中平台,亦或是海上装备,讲究的就是一个适合自身需求的平衡性,要是为了追求先进性和打击能力,一味的贪多求全,那对武器装备来说轻则研制进度大大延后,重则会出现严重的伤亡事故。

旧日本海军最著名的“友鹤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伦敦海军条约》规定,排水量600吨以上的舰艇才会受到条约限制,于是日本海军便抓住这个条约上的漏洞,将排水量只有500余吨的水雷艇,硬是贪多求全的装备上足以匹敌驱逐舰的火力,导致整艘船的重心不稳,结果这艘“实力超群”的水雷艇,还没来得及与假想敌一决雌雄,便被一阵普普通通的海浪卷进海里喂鱼了……

如今的胡庆华也算是军工界的老人,明知道老杨的做法有些激进,可依然无法劝说,因为他同样也是老万山人,跟老杨的关系也不错,平日的书信来往也比较频繁,所以不但清楚老杨的想法,更知道老杨是个怎样执拗的人,于是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哀叹道:

“唉~~看来老杨是逃不脱你的手掌心了!”

“首先明确一点,我不是如来佛,老杨也不是孙猴子,其次呢~~我们都是平等互利的,基本原则就是来去自由;当然……”

卢嘉栋说得很是义正言辞,一长串的外交辞令听得胡庆华有些晕晕乎乎,然而当卢嘉栋话锋一转,胡庆华顿时提高警惕,因为他知道当然后面的话,才是卢嘉栋的真正杀招,果不其然,在说完“当然”后,卢嘉栋自信的一笑,便一字一顿的接着说道:

“当然,老杨无论如何最终还会回到咱们万山厂!”

“为什么?”

“因为我会用另一种方式,将歼九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