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与大地被紧凑的粗线条所清晰的勾勒出来,深沉和凝重的底色色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恐惧、压抑甚至是悲剧的感觉。天空和大地就像是黑夜中掩面哭泣的人,充满了很多无奈,但是并非没有抗争。”
“旁边那种高耸起来的柏树,深深的刺入天空的黑暗当中,感觉就如同人伸出的唯一的手臂想要去做最后的努力和抗争,撕裂着覆盖在脸上和身上让人窒息的束缚。尽管那被描绘成波浪状的夜空和月亮给人一种眩晕的感觉,但是从心里在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们似乎能从这眩晕中把握住那岿然不动的心境,就像是迷幻中时隐时现的希望,感觉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舒服。”
“尽管整个画面的构图和色彩都在运动和变化中,但是这样的变化并非是没有目的性,没有方向的,这种扭曲和四处碰撞是带着一种向上的挣扎着。黄色和黑色的色彩对比,小镇上短线与夜空中长线的线条对比,棱角分明的小镇和涡旋状夜空构图上的对比,这一切带给我们的感觉唯有震撼了。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激情在压抑之后肆无忌惮的放任和表达。”
“这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一幅油画,而是真正凝聚了作者那股强烈的偏执、癫狂……那种艺术的激情……”
第223章 继续炒作
不仅仅是马琳·杜马斯,还有许多大师级的画家都对安忆的这幅画作出了极高的评价,总觉得这个时候不跳出来刷一波存在感的话,就会显得没有逼格……
其实艺术这种事物真的是非常唯心的,在许多实力强劲的画家看来,《星月夜》确实非常震撼人心,但一般的画家却会觉得,这玩意好像我也能画啊?
而普罗大众只会感到不明觉厉,他们对安忆的画不感兴趣,反而感兴趣安忆的八卦,他们想知道更多关于安忆的信息,比如说有没有男友什么的,没办法,谁让安忆长得那么漂亮呢?
都是五千年一遇的超级美少女了!
“苍穹杯”举办方倒是不遗余力地吹捧安忆的这幅《星月夜》,只要它能够在历史上留名的话,那这个“苍穹杯”比赛也会跟着名垂青史,因为在介绍这幅画时,肯定会提到这个比赛。
举办方组织了一批油画鉴赏大师,以典型的“过度解读”的方式,来进一步烘托这幅画的内涵,并且尽可能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这显然就是他们希望这幅画能让大众也真正对它产生兴趣。
鉴赏大师们是这样解读的——
一、碧蓝的天空充满了旋涡的云,闪耀的星星和明亮的月亮。这些特征虽然是夸张的,但它使我们产生联想,也使每个人感觉舒适和放松。星夜吸引我们的视线,跟随画里那卷曲旋转的星云和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星,画里面的回旋的曲线和旋转的动律带给我们灵魂深处的震撼。
二、星光下沸腾的小山边上静卧着一个小村落。结构上带给我们一种与骚动相制衡的宁静。也许那冷暗的色彩和火焰式的视觉触发我们童年时对夜晚,天空和星星的幻想。村庄的中央有一座高高的尖塔,它统治着这些小房屋。这尖塔带给小村落一种安稳,创作上融合了尺寸和隔离的协调。
三、画的左边有大块暗色结构,它表现了尺寸大小与孤立的完美一致。与画里的其它物体的尺寸相比,该结构是宏伟的。用旋涡式的曲线描述汹涌、动荡的天空,带给此画一种深刻的意境。该结构向我们解释了此画受人喜爱的理由。从山脉到树丛,让我们对形状的分析有了广阔和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