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四,公司开始进入到全面的结算状态,不管春节期间有多少部门还需要正常运转,但在财务和整个公司后勤统计方面,需要做一个完整的年度报表,基本上从这个时候开始,各个部门都知道尽量不要麻烦到这两个部门,不然人家是会记仇的,以后你要用到人家,说不准就要下绊子。
杨以辰,也将最后一件关乎公司今年大运作的收购行为,彻底拍板,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正式签署相关文件,财务部门最后一笔大款项也打了出去。
兄弟集团,全面收购了刚刚崛起的网络原创文学网站——起点,原网站的几位高管也都到了总部,与公司的高管商谈下一步的战略方针,实际上收购行为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全部谈妥,这几天就是起点的创始人以及高管在公司内进行战略策划。
很多问题都按照杨以辰最初的安排谈拢,当正式文件签署完毕之后,这批人也第一次正式见到了老板身份的杨以辰,既是见面熟悉聊天,也是探讨最后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兄弟集团,总部在燕京。
起点,在魔都。
按照宋美茹的意思,最好是迁到这边来,这样一个公司完全就可以在总部内办公,所需的办公区域也不会太大,主要就是网络上的服务,没必要在魔都单独弄一个场地,本身这个行业又不太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根本没有必要拿出一大笔钱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公司。
一句话到底,宋美茹不太看好这样一个公司。
起点的创始人则觉得魔都的条件要稍微好于燕京,也列举了种种优势,希望可以借助今天这个机会说服杨以辰,现在公司规模小,你不能否定未来它还是这么大,看到兄弟集团现如今的规模,几位创始人也都蠢蠢欲动,原创网络文学这块市场,拥有着无限的前景,未来一定可以做大,我们现在就要有一个大公司的气魄。
为了今天的会面,几位创始人甚至连续两天晚上开夜车到后半夜,讨论各种方案,制定了几种计划,以多个方面的理由准备打动杨以辰,这件事与收购的关联不大,并不是收购的拦路虎,但却是他们心里想要的一种认同,认同这个公司有足够发展壮大的空间,所以,他们希望可以将公司留在魔都。
找了好几个人做评估,弄出了几份评估报告,和未来发展前景规划搭在一起,组成了几种计划下的完整方案,还专门跟现如今该称呼母公司的兄弟集团高层联系、透话、渗透,希望可以将这个方案顺利的进行下去,能够靠人旁敲侧击,帮助他们达成心愿。为此,他们还付出了很多台面下的代价,一些必要的应酬花销数额也不小,都是拍着胸脯说没有问题,转过身一个个就都忘记这件事,职场老油条太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老板答应了这个策划,那功劳都是他们的,会继续冲着起点这边的创始人要人情要好处,如果老板不答应,他们只需要一个借口,老板是公司绝对的控股方,他一项刚愎自用,我们劝了,没效果,他偏要那么做。如此一来,即便你有再多的怨气,也只能咽下去,反正钱也花了,你不可能愿意得罪母公司的高管吧,下次见了面还是要客客气气,该上货上货,该请客请客。
这一次的见面,在杨以辰这里,就是一次很普通的见面,一次注定会非常成功且具有长远意义的一次投资行为,在整个收购合同内,明确注明这边兄弟集团会大幅度提供实体出版社资源,帮助网站最快速度完成热销连载图书的出版工作,而网站需要做的就是在签约的时候,保证所有文学作品转让协议中,必须清楚注明作品的改编影视剧归网站所有,也就是兄弟集团可以优先使用,至于这里面有多少大咖有跟网站谈判的权力,这改编权要多少的分成,那都是后话,本来公司也没打算要在这方面剥削作者,也正因为有了这一条,杨以辰才不需要跟公司高管门去解释为何自己要跟别人争抢这样一家原创文学网站,是为了公司未来服务,至于这家网站能不能达到那样的高度,就纯粹是杨以辰眼光的问题。
杨以辰很轻松,起点的人却无比紧张忐忑,将这当作了收购之外最重要的一次谈判会议来准备,一个个正襟而坐、表情严肃,反倒把杨以辰给弄愣了,不是已经签署完所有的收购合同了吗?大家就是一家人,坐在这里不应该是气氛轻松的谈话聊天氛围吗?
网站一位专门负责的人,将他们的企划书策划案都摆了出来,看那意思是要大干一场的节奏,两军阵前,毅然亮剑,勇者无惧。
结果,画面非常不给力,画风也在一分钟之后彻底改变,宋得贤只是轻声的跟杨以辰提了几句,概括了他们的想法,杨以辰一摆手,让那想要开口的人把话又咽了回去。
“可以,我在那边有一处产业,暂时给你们用。出版社的事情,我会让人专门去谈。宣传方面,以目前网站的规模,一千万的宣传费用,拿完整的企划案年后到财务那里去申请。还有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