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外力的帮助下实现了尾旋改出,这一刻飞机已经摆脱了危险,至于后面将飞机改回有动力飞行状态就太简单了。
重新将发动机推力推至快车,飞机本来就是处于机头向下的状态,随着对尾旋的改出之后,抛掉反尾旋伞,飞机在动力的支持下,开始不断加速,这时候已经则是处于可控的俯冲状态。
快速回想刚才飞机失速的时候的临界速度,按照13倍计算,得出的速度就是现在俯冲中改出的临界速度。
眼疾手快的霍诺廖夫眼看着速速度已经到位,毫不犹豫的将操纵杆缓缓的拉起来,飞机重新有了反应,慢慢地改平过来,这就意味着飞机从失速尾旋状态中改出。
地面测控单位一直监控着飞机的情况,当飞机从俯冲中改出的一刻,马上就对着人群报喜。
“改出了,飞机已经改出来了,一切安全!”
第365章 说啥都得要自主
反尾旋火箭也好、反尾旋伞也罢,两种反尾旋装置都是依靠外力作用,将飞机从失速尾旋状态改出,说到底这也只是一种辅助改出或者说救生设备。
有了反尾旋救生设备、并能够通过反尾旋设备改出失速尾旋,那就意味着l8教练机具备了主动将飞机飞入失速尾旋状态做试飞的资格。
然后才能再进一步说不开启外部的反尾旋设备,通过试飞员的试验、摸索总结出一套l8教练机自己改出失速尾旋的方法。
如果把试飞比作是一位新人在深水区学习游泳,有很多事就更加容易理解一些,现在反尾旋设备更多的时候是扮演着救生圈的作用,有了它的存在可以让人放心大胆地试飞。
若是没有救生设备,在谁敢在深水区游泳?恐怕更多的可能则是直接沉入水底,连命都没了。当然,也不排除有那种神人在生死关头激发潜能,自己就学会了游泳技能,但这毕竟是少数情况,还会冒着极大的危险。
飞机试飞虽然危险,但试飞单位都是想各种办法把危险控制在最小,试飞员的宝贵程度绝对不比航天员差。因此,反尾旋设备必不可少,第一次反尾旋试飞依靠外部反尾旋设备改出也就不奇怪,首先熟悉一下救生设备的使用才是最重要的。
天空中的黑点越来越大,仔细一看却是轻飘飘地往下方落下,这当然不是什么特殊的机动动作,这是在无风的天气下,反尾旋伞在径直往下落,地面众人通过肉眼都能看到这东西。
时间过的不久,被抛弃的那具反尾旋伞还没有落地,霍诺廖夫驾驶着试飞机又飞回了机场,对准跑道一个猛子扎下去,稳稳地完成着陆。
“飞机和反尾旋伞之间适配之后的效果不错,我在天上试飞的时候很轻松,后续的试验可以开展了,一切都不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