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吗?这27的航电确实是不怎样吧,所以现在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完善你的计划,到时候此事若能成功必定是一件大好事,说不定你也可以借此机会在奉天所出人头地,毕竟这那地方确实有些太应循守旧、保守了,你要快速获得认同就需要有更多、更大的成就。”
“没错,这飞机的航电确实亟待升级,我刚才也听到了空军领导有些抱怨这个问题,现在一定会好好抓住机会。不过,到时候27性能越来越好之后你们西南科工就不怕吗?这对歼18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吧。”
这个时候还有心情这样说话,杨辉也还是比较的佩服。
“我倒是想要看看27是不是可以在我们的18之前开发出多用途功能,这一点我可以非常直接的说,18一定不会比27开发出多用途能力慢,即便是有了你们奉天所的参与,我依旧可以这样说。”
听到杨辉如此自信的放出豪言,王长青却并没有不屑一顾,反而是相当认同的点头表示明白,它对于自己的这位老同学这些年的经历可算是仔细研究过,这家伙的豪言从来都没有失误过,这次说是要在27开发出多用途能力之前就定型18,恐怕此言非虚。
“你倒是挺有信心的,不过这样也挺不错,我也相信西南科工有这个能力和速度完成18的研制工作,就在我回来之前麦道方面也通过他们在诺斯罗普的渠道,打听到了你们18的大体设计方案路线,给出的评价倒还算是不低,据说你们的项目甚至和麦道的大黄蜂2000路线有极大的相似,至少说明你们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麦道的评价吗,这种评价也是听听就好,不过能够得到如此评价也算是可以得出一点消息,至少西南科工这些年的努力是被美帝一线军机生产商所认可了,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西南科工也已经是被麦当做了正儿八经的对手来看待。
“大黄蜂2000?不知道这款飞机和我们这的18相比谁会更加优秀一些,我倒是拭目以待。”
第565章 看了野花看家花
就在这整个帝都之行要准备圆满完成之际,杨辉倒又是突然接到了来自西南科工的电话,这一通电话可是让杨辉心里撩的痒痒不已。
“这是真的,有把握在今年年底之前就完成下线并首飞?”
电话这头的杨辉心里也是相当的激动,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岁月中,西南科工终于要第一个拿出成果来,给共和国军事工业、军队一个大大的惊喜,要让大家知道即便没有了国外的技术支持,西南科工依然能够制造出国际一流的战机。
而电话另一边的于总师也是拍着胸脯满口的保证,别的项目它不敢保证,但这个jf-17项目就得要另当别论了,一方面这是在成熟的技术验证机基础上发展而来,另一方面则是对于这款飞机的飞行性能其实已经在这一年间用老yz-1改造后做了大量的试飞,关于jf-17最独特的侧板技术也算是充分掌握。
“这一点我可以肯定,在今年年底之前一定可以完成首飞,我刚从一所那边的快反中心出来,1号机原型机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的建造进度,后续的一些技术装配都不是什么问题,这个月月底之前就可以总装下线,下个月就开始地面滑跑测试。”
话说着,于总师满脸都洋溢着喜悦和兴奋,这款飞机肯定可以算是西南科工真正的原创技术了,你把米格设计局的人叫来,谁敢说这飞机和米格21有一毛钱的关系,于总师拼了这把老骨头都要冲过去和他好好理论理论。
听到了具体的装配进度之,再一想现在刚好是八月中旬,如果这个月的月底能够完成1号试飞机的装配,杨辉就有理由相信这次可以在年底实现首飞,虽然这之比原先预计的90年春季首飞多不了几个月,但这说出去可不一样,毕竟到了90年那就是跨过了整个八十年代,中间的差距可大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