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页

围着飞机走了一圈之后,杨辉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家伙的舱门还真不是一般的多,就这原本设计为75座的飞机,它能够给装上了三处乘客登机门,这还不算紧急逃生、服务舱门之类的,这到底是要有多……

“就这飞机设计中搭载的75位乘客,其它的我先不说,光是舱门的设计倒是不少,使用远机位的移动客机登机车的话,想必乘客上下飞机的时间应该很快吧?”

走在前面马总师想也不想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这舱门的设计可是非常讲究的,现在的看起来设计的比较多一些,但在之后的飞机后续改进之时,那才能看出它的微妙之处。

“我们的舱门设计的很多吗?这可并不一定,仅仅是我们现在的设计方案,整个飞机的基本乘客数量就已经达到了82人,这还是考虑了两排公务舱座,并且把机翼中间紧急逃生门完全空出来之后的设计方案,若是我们不考虑公务舱,压缩前后座的距离采用高密度方案,就算是以现在的机体方案设计不做任何改变,也可以达到最高104座的布局。”

这听得杨辉心里也是不住的冒汗,就现在这种机体设计都能布置成104座的方案,这是在装沙丁鱼还是怎么着?想到这里,杨辉倒是对设计队伍把最开始预计的常规布局方案75座增加到82座不再感到惊讶,因为这些家伙一开始恐怕就是奔着一百座级别的客机而去的。

还好,杨辉现在还算比较清醒,知道这104座是不太靠谱的,民航客机不设公务座那是绝对不可能的:“104座?这样的布局应该很少存在才对吧,全部高密度座舱布局好像也不会有哪家航空公司会采用,所以我们要想再增加载客量,应该还得要继续增加机体长度才是正道。”

在这不经意之间,杨辉也算是透露了有意对c-75客机进行拉长的想法,这让唐昌红是第一时间就抓住了重点,他对c-75客机进行拉长的这种事早就考虑了好久,在他看来同样是3+2的座椅布置,人家麦道能做到一百三十多的常规载客量,凭啥咱就不能。

“是的,c-75完全具有拉长之后变身干线客机的潜力,做到普通座舱布局就达到一百三十人的载客量也不是任何的问题,这一点在飞机的设计上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问题,唯一需要注意的一点则是现在cg-2000发动机推力是肯定没法满足要求,我们还需要对cg-2000发动机进行改进才行。”

改进cg-2000发动机吗?这倒是必须要考虑的一点,之前就有对cg-2000发动机系列化发展的想法,现在看来是需要对发动机先开展增推设计了!

第621章 都很有想法

发动机增加推力,这方面肯定是要有的,但要说起对cg-2000发动机增推,这就有很多的讲究了。

至少现在看来,给cg-2000增加推力还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杨辉是清楚的知道cg-2000发动机使用了些什么技术,而同样也知道单以现在共和国的技术储备来看,要增推力还需要多方努力。

具体的情况杨辉在这个时候也不太方便说,现在是c-75客机的时刻,杨辉要充分的尊重这款集合了所有人心血的结晶。

在机库中的试飞机肯定得要有登机梯,人是可以进入到飞机里面的,在征得同意之后,这才一起走进了飞机里面。

同样是3+2的每排五座位的设计,但走上飞机之后的第一感觉就是它要比麦道系列干线客机还有宽敞,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这家伙绝对就是一款披着支线客机外皮,却有些的干线客机的体格。当然,对外宣称的时候这是款支线客机,之所以这么宽敞,则是因为主打舒适性路线。

之所这款飞机能够给杨辉感觉不一样的宽敞,其中的原因让人听了之后更是瞠目结舌,最终让人不得不感慨德国人做事真他乃乃的目光长远,即便是良心下水道、油纸包等等,那也是远远不及这次杨辉所经历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