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总理有什么要说的就说吧!我都听着。”
听到杨辉这样的话,总理也是把头扭到一边,这才明示:“现在魔都厂势力强大,要是这次他们没有了d-90项目,整个工厂分分钟就要破产,所以不到最后你们还是不要搞得鱼死网破。做人还得要留一线,不然我这个当总理的也不好办,我建议你们还是给魔都厂那边一条生路,他们之前的五十架d-82客机生产了5年时间,平均每年产量10架而已,c-75若是可以获得国内的订单,以后每年绝对不止20架的订单。”
这就来做工作了吗?想之前西南科工在涡扇10发动机项目中,因为很多原因最后做了妥协,把技术复制了一份到黎明厂,得到的好处是中推核心机项目到手,这一次又要在c-75项目上做妥协,换来魔都把持的民航总局支持,得到国内日渐庞大的窄体干线客机市场?
不,这一次绝地不能再妥协,c-75这样的项目必须要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魔都帮还能在高层持续影响到新世纪,这次若是妥协了,恐怕那边得寸进尺的时候也就到了。
第669章 高贵的身份要配宽体
既然不在妥协,那就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好了,这闷热的天气已经快要把人逼疯了,况且现在时间上也耗不起了。杨辉要准备筹措第二次的苏联淘宝之行,这次的目标已经准备好了,谢连发在乌克兰那边按照自己的指示,接头到了相关单位。
“总理,这已经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给魔都厂一条生路的问题了,而是说魔都厂它本来就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双发窄体客机这一领域对于魔都厂来说完全是杀鸡用牛刀啊!”
伴随着这样的一句话,总理则是彻底的不明白杨辉的意思了,魔都厂没有找到定位,他们不该去搞窄体客机?那又该做什么项目,难道是去……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能够说的再明白一些吗,你以为魔都厂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既然话题说到这里,杨辉也不觉得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总理应该还记得当年争论很久的‘东上干、西上支’的问题吧?但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伪命题。当时魔都厂的十号是一款起飞中重量高达150吨的大飞机,他们放弃150吨的飞机,转而进入到100吨以内的飞机领域,并且还去当麦道的组装厂,这完全就是……”
说着,杨辉两手一摆,做出非常无奈的表情。现在敢在总理面前这样说,自然是因为现在的这位朱总理并不是之前支持魔都麦道82项目的那位,说一两句不好的话,也不见得会有太大的坏影响。
最主要是,现在的朱总理应该是比较倾向c这边,那就更不用担心太多,这干啥事还没有点儿风险不是。
后续的情况也正如杨辉所预料的那样,总理在想了想之后,就皱着眉头开始对魔都厂的做法更加不满,之前都还不觉得这些时问题,现在一像想之后才发现,魔都厂干的那些项目确实有些不太好看。
但转眼一想:“你这说的好像是有些道理,但我之前看了资料,他们那边之所以放弃150吨的运十,转而退后一步去做一百吨以下的麦道82飞机,这是因为国内的基础工业没法满足运十的需要,材料、工艺、发动机、甚至是大型的成套重工设备,这些都没有,所以才选择了更加现实的麦道82。”
果然是这套说辞,看来魔都厂给运十的下马找了很多的客观借口啊,还别说,这些问题杨辉也必须要承认,但这些借口只适合麦道82,并不适合麦道90项目,放在这个时候就是另外一回事。
摇头的同时,又伴随着杨辉的一阵点头:“这些问题我承认,当时的国内确实有很多的方面都不能支持运十项目,所以同麦道合作d-82项目,这一点在当时看来是没有错的,所以我们在c-75刚开始的时候,尽管很艰难,却也没有找到国家要任何的支持,因为我们知道魔都的麦道82项目在那个时候才是解决国家急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