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郑海川掩饰般地咳嗽了一声,对他说,“叫医生叔叔。”

“喔。”郑嘉禾虽然不懂为什么绿叔叔又换了个名字,但还是乖乖听话,仰头对祁聿喊道,“医生叔叔。幺爸给你……”留了早饭。

可这话他还是没能说完。

因为又被郑海川捂住了。

这下连一旁的郑海山和郑老爹都看了过来,把郑海川看得头皮发麻。

还是祁聿忍着笑解救了他家憨子,招呼身后一位邱主任的得意博士生弟子到病床前,“小于,昨晚手术你也参加了,带他们讲讲过程,然后做检查。”

“好的。”一个年轻的医生应下了祁聿的话,他胸前还挂着实习的工牌,但整个人看上去很沉稳,“患者郑嘉禾,男,四岁半。患有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病变部位为右上肢肱骨中段。于昨晚突发性神经压迫入院……”

微创手术的技术厉害之处不仅是伤口创面非常小,更是在于术后患者的身体恢复状态会比传统手术快上很多、好上很多。

像郑嘉禾这样病症的情况,传统植骨置换之后先是要经历几周的血肿炎症机化,再然后一两个月形成原始骨痂,半年左右骨痂才能形成塑性改造,最终融合。

但如今通过新的技术手段,郑嘉禾术后第二天就能无障碍的顺利进食,状态也不错,可以说都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了。

今天跟着巡房的有好几个参与了微创研究项目组的年轻医生,他们见状纷纷围了上来,对床上小小的男孩嘘寒问暖,了解起他现在的身体状况来。

而郑海山和郑老爹也凑上去耳朵竖得直直的,就算听不太懂,也试图将医生们的话全部记到脑子里。

祁聿顺势就退到了队伍最后,淡定地瞥了眼还处于局促之中的某人。

“咳。”郑海川也在瞅祁聿,此刻连忙脚步挪动几下蹭上前,挨着祁聿站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