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页

他们哪里知道,歼八作为九十年代共和国防空力量的主体,刘一九自然是非常了解的。

里面布局他不清楚,但是外形的气动布局,各种优点缺点,以及加装了多普勒雷达的歼八应该是什么样子,非常清楚的。

611所需要做的就是个完善细节的设计。

沈飞需要做的,就是在九院的资金下,拼命生产样机,而且还是不计成本地生产。

“问题是他们能够给我们多少钱?”马继军提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他不会白给我们,但是,刘一九同志在我回来之前,就告诉我们,他们会订购至少四架歼-8ii飞机,用于跟伊朗交换他们的f14。价格按照每架3500万人民币计算。如果我们愿意跟他们合作,愿意在从伊朗手中弄美国战机f-14,那么,一亿四千万的经费,将会在一个月内到账。”

“他疯了?这样高的价格,伊朗人会买账?还有,伊朗的f14好像是买成八千万美元一架吧?七百万美元一架的战斗机,四架换两架,伊朗人有这么傻?”曾定远觉得,他一辈子的大风大浪经过,却没有这么一会儿心脏的压力大。

“如果他能够在三年内向伊朗提供f14的零配件,在五年之内提供中国的仿制机呢?”虽然自己也是有着怀疑,觉得刘一九这是在吹牛,但是他不愿意放弃这一亿四千万的经费。

整个中国军工系统的科研单位都缺钱。

整个国家的科研单位都缺钱。

刘一九那小子掌控的九院,则是地主老财。

“疯了!这小子绝对是疯了。根本就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加工能力以及基础材料,都没有多大的可能能够完成这个计划。”

马继军喃喃地说道。

“或许,我们应该到成都走一趟。详细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并且看看这个妖孽的刘主任有什么建议。能否实现,通过跟他之间的谈话,他对技术的掌握,都能够了解到。毕竟,这小子学的东西太多了,杜彬对于刘一九也是推崇备至。”顾诵芬跟杜彬是同门师兄弟,杜彬如果不是当年的成分问题,或许也是一个研究所的总设计师。

后来让他到秦飞,他自己却不愿意去。

毕竟秦飞的基础比132厂更差,更重要的是,中国的航空人才缺口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