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页

既然要比,既然自己已经放了话,而且还是非常嚣张的大话,那就好好地弄蓝军的装备吧。

于是乎,九院再次开始调整战略重心。

这让九院管理委员会的人,非常不满意,这完全就是打乱了他们所有人的节奏。各个项目团队,工作重心都需要转移到保障蓝军装备,尤其是武装直升机,毁灭者改型,战机以及装甲车方面。

“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我们各个项目技术研发的进度。虽然说蓝军跟别的部队进行比试,这非常重要,但是蓝军属于军队,而我们是搞科研的,拿出科研成果,提供更加先进的装备,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反对的最为厉害的,就是一直无条件支持刘一九的王顺义。

他是一个纯粹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跟九院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只有刘一九是个特例,不仅科技要弄,军队建设也没有停止。

虽然说蓝军的存在,对于检验他们研发出来的装备,快速提供第一手装备试验数据,都是有着好处,但是别的部队也是可以提供的。蓝军得靠着九院提供装备经费,这是一笔非常庞大的开支。

从资金上,已经影响到了九院的技术发展,现在刘一九要求各个单位保证优先供应蓝军,他们如何能够不反对?

“是呀,小刘,这事情咱们能不能多考虑一番?目前的情况下,咱们的发展已经被影响到了。”秦远也是眉头紧锁。

他们在搞巡航导弹,但是经费却减少了不少。

“影响,也只是暂时的。因为我们需要获得更多的订单,在海外的订单,对于目前的我们来说,已经到了一个瓶颈。等我们手头的军事装备订单生产完毕,我们很难再大规模地获得这样庞大的订单了。”刘一九也知道,这样会影响到九院的发展,但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为了长远的发展,必须得丢掉一些短期的利益。“所以,我们只能从内部需求想办法。可我们的军队建设发展,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军方太穷,我们的装备太过昂贵。目前我提出这样的建议,就是为了暂缓一下新技术的研发,调集技术力量优化我们之前的设计,提高威力,同时也降低成本……”

研究出来的先进装备却没法供应军队使用,这样的情况,估计也就在中国出现了。

如果不是刘一九的出现,或者之前没有刘素知打下的良好基础,这事情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出现的事情。

或者,根本就没有可能。

历史,总会有着太多的意外。

“即使我们降低成本,也不可能低太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