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义摇头。
拥有了仿制能力,不代表就能够仿制出来。
一直都是负责图-22仿制设计以及改进设计的赵秉义,如何不知道这个情况?仅仅是发动机,国内就无法弄出来。
九院拥有了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还不止是一款。
然而,图-22逆火轰炸机的发动机,并不是普通战斗机使用的发动机。甚至,因为不了解生产工艺问题,很多的零件制造出来都不一定能够达到苏联的制造工艺。
所以,仿制的图纸出来了,很多工艺资料也补充齐全了,甚至拥有了设计改进的能力,但是刘一九没法让这种战机进入生产阶段。
落后是一方面,制造不出来,才是最为核心的东西。他不能让九院承受这样的指责。
赵秉义清楚这些情况,所以只能低着头叹息。
说到底,就是国内的工业基础还没有完全上来,靠着九院一家,根本就支撑不起整个国家整个工业体系全面发展。
“这个项目,之所以让别的单位也参与进来,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手中项目太多,经费紧张;另外一个方面,军方则是希望通过这个战略轰炸机项目,来建设一个完善的战略轰炸机的配套体系。这个系统多么的庞大,你们更加清楚。”
军方制定这个项目,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制定这样的项目,没有深意,怎么可能?
老一辈的高级将领以及高级领导,都是从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走过来的,他们清楚地知道,要想发展,要想让国家强大,需要怎么去努力。
如同当初刘一九搞导弹战列舰,明明这种发展思路根本就不符合世界武器装备的主流发展,依然支持,没有反对。刘一九他们自己筹钱搞是一方面,如果无法刺激庞大的工业体系的发展,刘一九再怎么样,都是不可能获得支持的。
“原来这样。”赵秉义这时候才弄明白,他们搞这个项目的目的,只是为了促进国内科技体系以及工业基础的发展。
庞大的布局,一直都在持续。
现在,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并且升级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