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一刻起,华国有自己的摇滚乐了。
随着歌曲的传播,对这首歌的看法也产生了分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
很多人都想知道那天晚上酒吧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青年上台唱了这首歌,然后就消失无踪了,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传奇性。
根据当时在酒吧里的人所说,他们看到歌曲的原唱者和一位女孩一起离开了酒吧。
如此说来,这应该是一首爱情歌曲。
但有人不同意,认为这是一首表达理想,渴望自由的歌曲,这首歌曲里没有矫揉造作的爱情,只有发自内心的呐喊。
还有人觉得这是失落和迷惘的青年面对前路的孤独和宣泄。
甚至有人说这是对社会的批判,是对过去年代的反叛。
如果这首歌只是在酒吧和歌舞厅唱唱倒是没什么,可在十一月份京城体育馆的一场大型演唱会上,一位摇滚歌手唱了《一无所有》,引起现场观众雷鸣般的欢呼声。
如此就把这首歌推向了社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林子轩看到报纸上的报道,称赞者不多,批评者倒是不少。
在这个时代的华国,摇滚乐本来就不受待见,摇滚青年和失足青年没什么区别,都是社会上闲散的混子。
《一无所有》造就了两个极端。
一个是青年人特别喜欢,被奉为神曲,第二个是媒体的批判,现在国家正在大力的搞建设,图发展,你唱《一无所有》是什么意思。
“很麻烦么?”林子轩询问道。
“只是一首歌,倒是不麻烦。”慕致远平静道,“不过以后怕是不能在正式场合演唱了,这对你没什么,你又不去唱,也没人知道是你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