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韩三平调任京城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一个是他的确有能力,还有就是得到了上面领导的看重,能力和机遇一个都不能少。

对他来说,这是关键的一步。

巴影厂虽说也是华国八大电影制片厂之一,但偏居一隅,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发展机遇都不能和京城电影制片厂相比。

更何况,来到了京城,就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舞台。

他有些迫不及待了。

在拿到调任文件之后,韩三平了解过京城电影制片厂的状况,形势不容乐观。

国有企业都会有很多的历史遗留问题,京影厂也不例外,在这些年国家计划经济的指导下,厂子亏损严重,面临诸多难题。

比如拖欠工资,分房困难,没钱拍电影,人才流失严重。

这一年,京影厂的账面上只有200万资金,拖欠了职工好几个月工资,年轻职工为了分房子天天找厂长闹事,出了名有本事的导演和演员闹着要离职。

这不单单是京影厂的问题,这个年代华国的国有企业大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尤其是这两年国家的拨款减少,要求企业自谋生路之后,情况更为严重。

为了解决住房的问题,京影厂规定分配到京影厂的学生在入厂前都要签一份协议,保证五年之内不要房子,这样才能进厂子工作。

这就是韩三平将会面临的处境,他想在京影厂打开局面,站稳脚跟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他的根基在巴影厂,虽说在京城也有些关系,却帮不上太大的忙,别看演艺圈的人交游广阔,其实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

这时候,米佳山和他提到了林子轩,以及林子轩开的影视公司。

韩三平起初不以为意,电视圈和电影圈不是一回事,不过他和张国立熟悉,就在过年的时候打电话叙叙旧,以后两人都在京城,会经常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