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创作的高峰期。
当然,这不是说他以后拍不出好电影了,他也能拍出好电影,只是没办法超过以前了。
圈子里有句话,一个导演一生只能拍三部电影,其余的电影都是这三部电影的重复。
事实上,很多导演一生就拍了一部电影,想要突破自己的风格实在是太困难了。
张艺谋目前正处在创作的高峰期,《活着》应该说是他最好的一部电影,这就像是抛物线,到了顶峰就会开始下降。
除非是寻求转型,否则很难再有大的艺术突破。
王微虽说不经常在京城,却也听说过姜文和他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圈子里不少人都以为这片子会烂尾,想不到都开始做后期了。
一部片子做后期说明就要能放到市场上销售了,这时候进场很少会失手。
毕竟拍摄的素材都在哪儿摆着呢,看看就能大致判断片子的质量,不像是在影片刚开始筹备的阶段,很难判断片子会不会成功。
看得出这个剧组很困难,不然林子轩不会用这种方式推销电影。
作为制片人,王微想的是能不能从中获得收益,这个只有看过电影才知道。
对她而言,劝说法国人去看一部未完成的电影是举手之劳,还能在林子轩这里留下一个人情,就算暂时用不到,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这件事掌握在王微的手里,否则任凭林子轩说的天花乱坠,王微不去翻译,或者故意翻译的驴唇不对马嘴,林子轩也没辙。
经过一番交流,法国人让路易同意观看《阳光灿烂的日子》。
林子轩打电话给姜文,让他把片子拿到京城电影制片厂的放映室里,等他们到京影厂的时候,姜文已经准备好了。
片子还没剪辑完整,情节有点散乱,不够紧凑,不时出现一些错乱的镜头,影响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