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页

这里面或许还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并没有考虑到蕊蕊的想法,用一个“你是姐姐”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剥夺了蕊蕊的选择权。

弟弟要看这个台的节目,你就不要争,弟弟要玩这个游戏,你就要陪着玩。

看得出,蕊蕊反抗过,她反抗的手段就是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想要得到疼爱。

林晓玲在一旁看着这个家庭平常的生活,她以前也觉得这很平常,没什么值得采访的地方,可现在她很想把蕊蕊这种幼稚的反抗拍下来。

倒不是说她想从中批判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或者是家庭教育的问题。

她只是觉得蕊蕊的这种反抗有触动她的地方。

蕊蕊对自己姐姐身份的不认同,对父母不喜欢她觉得难过,这是一个小女孩敏感细腻的心思,这是她小小的内心世界。

相对于外边广阔的世界来说,蕊蕊的小心思太过微不足道了。

大人们或许根本不会在意一个小女孩的瞎胡闹,也就是林晓玲年纪还轻,还没有长大,才会从蕊蕊的举动中察觉到她的内心。

如果她大学毕业了,到了30岁以后,也就不会被触动了,反而会和其他大人一样站在一旁看着蕊蕊的胡闹,并置之一笑。

林晓玲不知道这个家庭以后会怎么样。

随着蕊蕊和峰峰的长大,他们可能忘记了年幼时的这些往事,变得很要好,也可能蕊蕊的反抗加剧,姐弟俩的关系很糟糕,甚至蕊蕊和整个家庭都产生了矛盾。

孩子幼年时的经历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离开这户人家,林晓玲坐上公交车,看着京城街道上的车辆和行人,这时候正值下班的高峰期,路上的行人都在匆匆的往家赶。

通过这次采访,她认识到没有一户人家是普通的,在看似普通的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