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所以他们的片子往往给人感觉很粗糙,文学性很差,看起来不知所谓。

第五代导演最擅长是拿小说改编成电影,是拿来主义的典型代表,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了优秀的小说打基础,电影更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

第三个特征是现时性,第六代导演拍摄的就是现在的生活和感受。

其他还有个人化风格,都市题材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等等,都是第六代导演的特征。

国内电影人对第六代导演的研究是从九十年代开始的,这批导演往往是八十年代末期从艺术院校毕业,被分配到各大电影制片厂。

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适应电影制片厂僵化的体制,就想冲出去,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也就是所谓的地下电影。

他们要么自己筹集资金,要么接受国外的资金,由于资金匮乏或者受到环境限制,他们拍摄的往往都是社会底层的人物,或者说是同性恋等禁忌题材。

这类题材容易得到国外的投资,在欧洲有市场,容易拿到电影节的奖项。

其实,他们走的还是第五代导演的老路,那就是拍电影到国外拿奖,只是第五代导演是主流,而他们是非主流。

《我们俩》和《小山回家》这两个剧本中《小山回家》的第六代导演的特征更为明显。

《我们俩》由于是出自女性视角,更具有温情,容易被观众接受,虽然是一部小众电影,却有着难以言说的深沉感情。

在这两个剧本里,郑洞添倾向于《我们俩》。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能通过平淡细碎的日常生活表达这个主题,非常不容易,拍得好的话,会成为一部好电影。

只是,如果在影院放映很难获得理想的票房成绩,只能走参加电影节的路子。

郑洞添决定亲自做这部毕业作品的艺术指导,他觉得这个剧本还不够生活化,还需要修改,要真正的接地气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