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页

文艺生活[校对版] 薪越 1015 字 2022-10-31

经过这两部喜剧片的合作,两人已经形成了一种品牌,具有了品牌效应。

唯独《当代电影》把目光放到了电影的制片人林子轩身上。

杂志社的编辑梳理了林子轩的成长轨迹,从电视剧到电影,非常的详细,甚至包括林子轩在京城广播学院的事迹。

他们对林子轩做了一次专访。

林子轩一般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可这本杂志的主办单位让他没办法拒绝,它是由华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京城广播学院合办的电影理论期刊。

这相当于他母校创办的杂志,他怎么好拒绝,以后还想不想在广播学院的圈子里混了。

华国国内的电影理论期刊众多,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京城戏剧学院和京城电影学院的学报,还有各大电影制片厂旗下的杂志。

这些期刊的专业性较强,不是普通的娱乐杂志。

《当代电影》的编辑对林子轩的成功做了一番分析,发现无论在电视剧行业还是在电影行业,林子轩的成功有几个因素。

一个是剧本紧跟时代潮流,从最初的《顽主》到现在的《不见不散》,写的故事和时代息息相关,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也可以说是贴近生活。

第二个是有国际化倾向,《京城人在纽约》和《不见不散》都是在国外拍摄。

国内的电影人大多都不具有这种眼光,很少有和国外电影公司合作的经验,大家更多的是争抢国内的资源,而不是放眼国际。

第三个是在投资上很大胆,当初敢贷款150万美金拍摄《京城人在纽约》就是例证。

从电视剧到电影,从编剧到制片人,现在还是影视公司的老板,林子轩的成长轨迹极为清晰,一步步的走过来,踏踏实实。

采访的很多事情大家都清楚,只不过需要林子轩再说一遍。

尤其是他和冯小刚、葛优之间的关系,在京城演艺圈里,不少人认为是他给冯小刚和葛优提供了成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