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桉看来,这个角色很符合他对于武侠世界的想象。
武侠世界不是粗俗的打来打去,而是要有意境,要有情怀,玉娇龙的跳崖和远走大漠,都有一种自由豪气,不是那种庸俗的大团圆结局。
下了飞机,李桉回到住处。
他打电话给自己在台湾的投资人,想让此人到大陆和《卧虎藏龙》的作者谈论购买电影改编权的事宜,他想拍这部武侠片。
他要拍的不仅是这个故事,还有人性的冲突和道德的困境。
这会是一个富有人文气息的江湖,而不是那个打打杀杀的江湖,这是他李桉的江湖。
第三百二十二章 改编权
李桉在台湾的投资人叫做徐立公。
此人是台湾资深的电影人,李桉在台湾拍摄的影片都是由他在幕后推动完成,可以说是他把李桉推向了好莱坞。
制片人被认为是电影的幕后推手,从找剧本到拉投资,再到推销影片,都由他一手完成。
李桉向徐立公表示想拍一部武侠片,并推荐了《卧虎藏龙》,要购买电影的改编版权。
徐立公没有立刻答应,他要自己看一看这部小说,从制片人的角度做出判断,不能说李桉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导演往往是感性的,看到自己满意的故事就想拍出来。
制片人则是理性的,他要考虑这个故事的拍摄成本,拍出来有没有市场,能不能拿奖,衡量是否值得投资等等。
他找来《卧虎藏龙》看了看,并不看好这个故事。
故事里作为正面角色的大侠李慕白和俞秀莲的戏份不多,篇幅较多,十分有趣的小人物刘泰保没办法挑起大梁,唯一的女主角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凶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