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页

林子轩和陈常乐聊了聊,有些事情不好在电话里讲,当面聊会好一点。

陈常乐有个计划,那就是拍一部《外地媳妇本地郎》的电影版,这是他从冯小刚的京味贺岁片上获得的灵感。

这部片子和京味电影一样,主打粤语地区的市场。

有了一百多集电视剧的铺垫,有广泛的观众基础,电影在粤省周边地区必定会大受欢迎。

既然冯小刚的京味喜剧能获得成功,那这部影片应该也不会太差。

从电视剧市场转战电影圈,如此一来,就能获得和花城电视台谈判的筹码,你要是逼急了,我以后就进军电影行业了。

再说,有了电影,演员肯定就安分下来了。

谁不想拍电影啊,电视剧演员和电影演员档次就不同了,这样内部的矛盾就暂时化解了。

唯一的问题是,陈常乐对电影行业比较陌生,这才想找林子轩带带路。

大家这么熟,他相信林子轩不会坑他。

林子轩感慨不已,当年就敢下海开公司的人就没有不精明的,陈常乐能成功不光是林子轩的提点,人家是真有头脑和本事。

第三百七十六章 必由之路

对于陈常乐提出的这个合作计划,林子轩自然答应下来,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项目。

他虽然不太关注粤省的影视圈,但像《外来媳妇本地郎》这种在当地收视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情景喜剧,会不时的出现在媒体上。

现在不像以前了,《渴望》的收视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除了剧情感人至深,还因为当时大家没有其他剧集可看,只能守着华国电视台。

这才造就了收视率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