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页

或者干脆是在影视基地拍,没有到监狱里拍的,不是说申请麻烦,而是申请了也不会批。

林子轩是想先把剧本写出来,递交给上面看看,再申请进入监狱拍摄。

实在不行,就只能想其他办法,不过那样会削弱影片的纪实风格,让观众感觉到不真实。

“我支持晓玲,看了她的本子我觉得我们对弱势群体太不关心了。”慕姗姗关切道,“你想想看,一个坐了十几年牢的犯人,出来后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没有,估计她都不会上公交车买票,也不会打电话联络,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就像一个孩子。”

“你想怎么办?做一期节目,对一个刚出狱的犯人做访谈?”林子轩好奇道。

“试试看吧,我还没想好通过什么形式来反映这种状况,是做访谈,还是用纪录片的形式。”慕姗姗不确定道。

“那你和晓玲商量吧,她也要搜集资料,这两天就该来了。”林子轩建议道。

林晓玲同样要来沪城参加沪城国际电影节。

这一届的电影节有一个专题,叫做“华国女性导演作品研讨”,会在电影节期间集中放映一批女性导演的电影,包括港台地区的导演。

林晓玲的《我们俩》就在其中。

无论是港台还是大陆,女性导演都是少数,她们拍的影片题材大多是反映女性的意识。

林晓玲只算是小字辈,由于《我们俩》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获了最佳女演员的奖项,得到了业内专家的认可,所以有了参加这个专题的资格。

这个研讨会主要是探讨女性电影的发展。

在国内,通常把女性电影分成三类,女性题材或者主题的电影,女性主义电影和女导演创作的电影,从创作主题上讲,强调女性电影必须由女性执导。

由此可以看出,女性电影属于小众中的小众。

“晓玲越来越有导演的模样了,以前还是个疯丫头呢。”慕姗姗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