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页

这要求剪辑师对观众了如指掌,知道观众的喜好和心理,剪出能够打动观众的作品。

在华国国内,知名导演都有最终剪辑权,不过他们的做法不同。

姜文的电影几乎是清一色的快速剪辑,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这和他对剪辑的掌控密不可分,他不去管市场怎么样,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剪。

冯小刚恰恰相反,会放权给剪辑师,和剪辑师进行合作。

这是因为他更注重市场,而不是个人追求,剪辑师让导演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影片。

《卧虎藏龙》同样有剪辑师,不过李桉在其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

可以说,这是一部带有李桉风格,打上李桉烙印的影片。

林子轩让公司的人员参与到电影的后期制作中去,看着李桉怎么做后期。

电影拍摄完成只能算是做完了一大半的工作量,后期制作能提升整部影片的品质。

这么做不是说把李桉的那一套完全搬过来用,那样行不通,每个导演的风格不同,模仿李桉永远成不了李桉。

林子轩让他们学的是好莱坞的制片模式,不是李桉的个人风格。

相信经过这次的锻炼,好梦公司的员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以后拍摄大制作的时候不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电影的工业化不能空喊口号,要一步步的来。

无论是和李桉的合作,还是直接和好莱坞电影公司的接触,都是缩小和好莱坞电影差距的机会,一味的排斥,国产电影永远无法进步。

林子轩在英国待了六天,便返回了京城。

时间到了九九年的年底,即将迎来二十一世纪,京城有不少的庆祝活动,热闹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