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页

他们特意安排一组人筹划如何冲击奥斯卡,这组人为《卧虎藏龙》制定一个长达一年的宣传周期,在全球各地跑影展,积累名气。

在纽约的两组人不关心影展,他们的目标是北美地区的市场。

公关人员要设立诸多阶段性的目标,制订不同的策略。

华国国内的电影人或许觉得只要搭上好莱坞的电影公司,有了好莱坞的发行系统,就像是坐上了顺风车,稳赚不赔。

实际上并非如此。

一个详尽的,具有操作性的发行方案才是好莱坞电影公司获得成功的根本。

像《卧虎藏龙》这样的华语电影,一开始不会在美国的主流院线上映,也不会有上千家影院放映,而是由小到大的发行模式。

李桉在北美的艺术院线有观众基本。

他们制定了先稳住艺术院线,再扩大到大众院线。

从核心扩散到边缘,先抓住中产都市群体,再从都市逐渐扩展到一般观众和乡镇地区,这是大的宣传策略。

第一阶段是维持艺术院线的观众群,走高品味路线,电影定位为浪漫喜剧。

目标观众为女性及成年观众,中产阶级和艺术院线观众。

宣传重点放在影评上,举行影评人试映会,保证影片良好的口碑,等到高品位的口碑稳定后,再进行下一阶段的计划。

第二阶段主打武术和传统武打片的观众群,也就是看武打片录像带的观众。

香港是武打片最大的生产基地,昌盛时期每年能制作几十部武打片,但在北美上映的很少,大多是通过录像带的方式流入欧美等国。

由此培养了一批武打片的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