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冬来,四季更替,群众演员也是如此。
这一天,王保强照旧来到京城电影制片厂门口,看着招聘群演的告示。
他现在已经能分清楚这些告示之间的区别了。
有些看了也没用,人家要求高,特别是大剧组,都要相貌端正,有表演经验。
只有那些小剧组不挑人,去了就能选上,还有些纯粹就是骗子。
他看到一张招聘告示,上面写着电影《盲井》,招男演员一名,十六到十八岁之间,有无表演经验均可。
王保强觉得这个适合自己,看了试镜的地点,就在附近,他走了过去。
李洋从好梦公司获得了投资,一百五十万,超出了他的预期。
他拿着这个本子找了不少投资人,没人愿意投资,他甚至想过自己筹钱来拍,向家人和朋友借钱,有个五十万就能拍出来。
这部片子没有大场面,就是平常的生活,也不需要大明星,演员越普通越好。
除了矿井不好找,其他都能凑合。
他给了好梦公司一份拍摄计划,在资金一栏上写的是一百万,林晓玲觉得想要拍出一部有品质的影片,不能凑合。
打动林晓玲的除了剧本本身,还有拍摄方式。
李洋准备用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来拍电影,用写实的手法客观的记录整个故事,尽量减少表演的痕迹。
他选择使用非职业演员。
林晓玲就是拍纪录片起家,熟悉这种套路,但她不同意完全使用非职业演员。
非职业演员的好处是表演原生态,没有斧凿的痕迹,不过在需要爆发强烈情感冲突的时候,往往表演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