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页

奥斯卡学院每年的经费,包括颁奖典礼的费用,一晚上的转播就赚回来了。

当然,他们每年要做很多工作,大量的宣传,从公布提名到颁奖有一系列的展映活动,世界各地都在上映美国电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美国大明星的影响力,他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

就这样,奥斯卡变成了世界之最,成了一种象征。

实际上,奥斯卡还是一个国家,扩大到一个语种,只是英语片的一个电影节,外语片在当中是很小的一项。

以前外语片不能参加单项的竞争,现在可以了,不过提名很少。

这次除了《卧虎藏龙》外,几乎没有其他外语片获得单项提名,所以奥斯卡并不代表世界的最高水平,或者电影界里的最后比拼。

但是它的影响和档次是两个概念,在影响上奥斯卡是其他电影节不能比的。

谁都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影响,国内卖碟片的地方都是奥斯卡经典系列,出书的地方也都是奥斯卡宝库。

这是在义务替美国人宣传。

有网友提出国内能不能举办像奥斯卡这样的电影节,不是官方的电影节,由电影学院主办,按照奥斯卡的规则操作。

郑洞添做出解释,奥斯卡学院也叫做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

它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致力于促进电影艺术发展的非盈利性专业组织,属于电影工会的一个机构。

国内办不了这么大型的电影节,简单的说就是没有钱,光是颁奖典礼的这一个晚上就要花掉大概五千万美金。

目前,国内还不能形成这么一种评奖机制。

比如国内的金牛奖,虽说也是采取投票,可它没有这么多的奖项,让观众来投,观众并不专业,没办法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