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资金问题,金像奖的颁奖典礼大概需要三四百万港币。
组委会每年通过向电视台出让转播权和拉赞助来筹集资金,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几百万港币不是问题。
近些年由于颁奖典礼的收视率屡创新低,香港观众自己都不爱看,广告商更不愿意掏钱赞助,导致资金入不敷出。
电视台趁机压低转播费,今年只愿意拿出六十万港币。
加上各方的集资,也不过一百五十万港币,对于颁奖典礼来说,太过寒酸了,连租场地和布置现场的费用都不够。
最后,由政府部门的电影基金会拨款两百万港币,才勉强凑足数目。
由此可见,香港电影行业面临的窘境。
说白了,就是大家没有信心,不愿意投入,撤资的撤资,转行的转行。
再说,金像奖是一个小圈子的奖项,或者说是香港电影人自娱自乐的一个奖,在开放程度上,远不如台湾的金马奖。
好梦公司只象征性的派了两个人参加。
《卧虎藏龙》应该会拿奖,不过内地演员拿大奖的可能性不大,陈道明和俞飞鸿等人正在赶拍《英雄》,没有出席。
两天后,林子轩听说一件事儿。
李桉在香港参加了一个导演座谈会,在座的只有他不懂粤语,于是,一帮香港导演为了照顾李桉,都用国语交流。
和黄勃的遭遇对比起来就会发现,香港人不是不会说普通话,是要看人才说。
不论以前他们怎么不看好《卧虎藏龙》,如今《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打开了北美的主流电影市场,他们要向李桉请教武侠片的出路。
五月初,傅标在片场晕倒,住进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