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卧虎藏龙》上映时观众反映情节拖沓沉闷,冯小刚在拍摄的过程中吸取了这个教训,尽量照顾观众的感受,加快节奏,减少文戏,注重打斗的情节,突出大场面。
首映式在一片期待中开场,国产商业武侠大片正式亮相。
为了防止盗版,此前电影只在公司内部和总局审查的时候放映过,审查委员会的委员们对《英雄》颇为满意,没有过于刁难,武侠题材不牵涉现实,容易过审。
首映式结束,看了片子,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带有姜文风格的武侠电影。
大导演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风格,张艺谋大气内敛,姜文锋芒毕露,冯小刚世俗通达,这是他们影片的特点。
《英雄》的确带有姜文的风格,姜文的片子里总有些犀利的东西,他在电影里的表现说明了这点。
不过姜文的风格个人化色彩太浓,或者说他不怎么考虑观众的感受。
冯小刚起到了调和的作用,用商业化的手法冲淡了姜文的个性,造就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就是商业和艺术的融合。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么做掩盖了姜文的才华,也会有人抱怨这部电影不够商业,这要看评论者站在什么角度。
在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到了这个问题。
“我觉得是谁的风格不重要,重要的是片子好不好看,这是一部商业大片,你说我们向商业妥协,这个没错,不妥协就很难拿到高票房,得到观众的欢迎。”冯小刚解释道,“刚才也有人说我失去了自己的风格,我不这么认为,一部电影是整个剧组创作的成果,我要做的是保证影片的整体质量。”
姜文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在拍摄的过程中,我和冯导做过细致的沟通,你们说这部戏有我的风格,那可能因为我是主演的缘故,事实上,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风格是什么,我的看法是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导演,需要有风格,同时也要不断的创新,打破这种风格,这样才能进步。”姜文如此说道。
姜文在宣传期间比较低调,他被总局禁止执导电影,不能太过招摇。
第二天,国内各家报纸都在娱乐头版上刊登了《英雄》首映式的盛况,并配有巨幅海报,虽说有些争议,但起到了极好的宣传效果。
林子轩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