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说是一穷二白,但条件的确艰苦。
在制作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十几个人,一辆破旧的面包车,一间冬冷夏热的摄影棚,拍摄出一部部经典的电视剧。
当年的那些人有的离开了,有的退休了,那些记忆也随之被尘封,不再鲜活。
“后来中心搬去了四季青公社,租了一个院子,两排小平房,由于院子小,冬天烧锅炉的煤块都堆放在两排平房之间的过道上,走路都要侧着身子,不小心就碰一身的煤灰。”老职工回忆道,“现在咱们的条件好多了,盖起了办公楼,分了房子,机器也换代了,真是不敢想啊。”
他们这代电视人属于开荒的一代,吃苦耐劳。
如今国产电视剧进入到了兴盛时期,他们退休了,没赶上好时候,也可以说他们经历了最美好的时光。
现在虽然制作条件好了,资金充足了,不过同时烂片也多了。
没有钱的时候,无论剧组的工作人员还是演员都会精心准备,浪费不起。
一个剧本打磨无数遍,精益求精,不需要现场改动,演员没日没夜的排练,就为了在实拍时有最佳的状态。
那时的演员就是在拼,互相较劲,偷懒的、准备不好的演员会被人瞧不起。
如今时代不同了。
从“艰苦朴素”到“一切向钱看”,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家的心态自然发生了变化。
从前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
冯小刚走上台,回顾了自己在艺术中心的生活。
他在艺术中心完成了职业生涯的蜕变,从一名普通的美工师走上了导演之路。
“我要感谢老领导对我的信任,把执导《京城人在纽约》的重任交给了一个新手导演,那是我独立执导的第一部戏,那么大的投资,我当时就想绝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要是拍砸了,我就呆在美国不回来了。”冯小刚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