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天竟然来的如此之早!
倒是以亨特拉尔这个姓氏命名这本书,三个人都没有太过在意。别说现在只是一个称呼,不是最后的命名,就算是约翰用他的姓氏来命名这本书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地方,反正这年头好像很多人都是这么干的。
“是的,一本书。”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约翰正色道:“里面记录了我对外科的所有认识和理解,包括了无菌术、麻醉、手术前后的处理、外科感染的预防,以及阑尾炎等疾病的外科治疗等。另外还有一些东西,是我长久以来总结出来的一些基本技术,比如手术体位、手术切口、组织的切开与分离、术中止血、最后的缝合等等。我希望在我离开的这半年时间里面,你们把这份资料分发给医院所有的外科医师,并且全力支持他们去实践这里面的东西……”
……
1888年6月,亨特拉尔外科学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一天看到这本书的只有三个人,美国纽约亨氏综合医院的托马斯、保罗和罗伯特,三个最早追随约翰·亨特拉尔先生的外科医师。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本“仅仅”只有两百多页的原始资料,纯粹的手写而成,书中的所有插图都是约翰自己一个一个的绘成。在这本外科学著作之中,内容还极为“原始”,没有移植,没有颅脑疾病,没有肺部、心胸等疾病的外科学描述,没有外科病人的代谢与营养,没有休克与围手术期的概念,甚至没有提及约翰本人已经发表过论文的外科输血。
毫无疑问,第一版的亨特拉尔外科学极为简陋。
书中内容上大多是19世纪末外科学的水平,超出的部分基本全都是亨特拉尔先生本人的研究,而且仅仅只有两百多页的篇幅,比起上百年后经典的《克氏外科学》超过两千页的篇幅来,也是不值一提。
但是此时甚至连约翰·亨特拉尔先生自己都不会想到,这本书的出现对外科学的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这门学科未来的发展到底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 荷兰人的殖民地
下午,伦敦码头。
略有些炎热的天气根本就阻挡不住汹涌的人流,经过长途航行的茉莉号邮轮刚刚抵达港口,大批的人群便迫不及待的从甲板上汹涌而下,一时间说话声、碰撞声、吵闹声乱成了一团。
漫长的时间和颠簸之后,没有谁愿意在船上多呆哪怕一分钟。
相对于下船的人潮汹涌而言,在码头上等待的人就要少上许多了。毕竟从纽约到伦敦的邮轮要经过至少十天的航行,而这个时代,最原始的无线电也还只是存在于特斯拉的实验室之中,想要确定轮船的抵达时间可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抵达了港口之后就只能靠自己了。
当然,码头上依然有不少等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