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里我再度回到鹿港小镇,庙里膜拜的人们依然虔诚,岁月掩不住爹娘纯朴的笑容,梦中的姑娘依然长发盈空……”
同样的旋律,同样的节奏,但是歌词却变了,这次诉说的不再是心中的悲伤,还有无尽的后悔。
无论是父母还是家乡,亦或是曾经爱过的那个姑娘,一切的美好始终萦绕在心里挥之不去。
“再度我唱起这首歌,我的歌中和有风雨声,归不到的家园,鹿港的小镇,当年离家的年轻人……”
“云京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繁华的都市过渡的小镇,徘徊在文明里的人们……”
“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
“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人世的变换不可逆转,正如歌里所描述的,人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了他们拥有的。
曾经的温暖,曾经的温情,都在这种变换中,变成了冰冷的水泥墙。
什么子子孙孙,什么世世代代,都抵不过冰冷的现实的摧残,淳朴和虔诚终将被冷漠和放纵所取代。
现场的观众听到这里,胸中积满了悲哀,也充满了对美好的怀念。
所有人都被张弛的歌声感染了,现场陷入了长时间的失声。
正如周瑛所猜测的那样,张弛用他不太完美的嗓音,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演唱。
良久之后,费笙回过神来,忽然发现,泪水已经模糊了他的眼睛。
费笙伸手擦掉眼泪,拿起话筒,语气颤抖地问道:“这首歌令我感到震撼,完全震彻了我的灵魂,你能跟我讲讲这首歌背后的故事吗?”
张弛点了点头,随口编了一个故事:“我之前自行车坏了,到自行车行修车的时候,遇到一个骂骂咧咧的小年轻,便询问他的火气为什么这么大,他便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
原来他来自一个叫鹿港的小镇,年轻的时候,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偷了家里两万块钱,想要来云京闯一闯,等闯出名堂来了再回家。
没想到来了云京之后,立刻被云京的声色所迷,两万块钱没过多久,就花得一干二净,他没办法,只能在自行车行谋生,有家也不敢回。
我受到这个故事启发,就写了这首歌,主要是为了描摹小镇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逐渐没落凋零,得到了物质上的充实,却使得精神变得虚无空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