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 刷单?

也只有已出道的歌手,才有能力动员粉丝,让粉丝帮忙打榜,使得榜单发生大幅变动。

可当她的目光转向歌手一栏时,刚刚升起的怀疑立刻就消弭了下去。

歌手的一栏,赫然显示着“铿锵玫瑰乐队”六个字。

她在脑海中思索了一遍,确定没有听过这个乐队的名字,这令她的心中产生了一丝遐想。

“这首歌难道刷数据了?”顾章林心道。

刷数据并非网文特产,只要能通过数据产生收益,刷数据可以在任何领域就能发生。

其实真要说起来,网文刷数据还算比较少的,真正的大头,是电视剧领域。

比如一些流量明星主演的电视剧,动不动就日点击就能过亿,有些夸张的,点击甚至能超过网民的总量。

这种现象在网络上比比皆是,简直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过令顾章林欣慰的是,这种事情还没蔓延到酷听和云音两大音乐网站。

其中的原因顾章林大概也能猜到,主要是因为收费模式。

音乐网站和网文一样,盈利主要是靠付费下载或订阅,如果让一些质量差的资源挤占优质排位,会导致用户付费意愿降低。

所以为了维系收入,尽可能地促使用户付费,无论是音乐网站还是网文,都对刷数据查的比较严。

当然,仅仅如此并不能阻挡假数据的产生。

真正阻拦假数据发展的,是造假所带来的收益和付出不成正比。

音乐网站和网文,你就算把数据刷得再好,最后靠的还是用户的下载和订阅,所以刷数据的意愿普遍不强。

不像那些视频网站,羊毛出在猪身上,可以靠视频的点击量直接卖广告,数据一个比一个假。

但这不代表音乐网站就没有刷数据的人了。

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都有,想走捷径的人也是一样,总有些人会为了不切实际的目的,花钱刷数据。

这种事情顾章林也遇到过几次,不过每次遇到这种情况,她都会毫不犹豫地直接举报。

顾章林看着榜单上的《铿锵玫瑰》,心道:“我倒要看看,这排名是货真价实还是假货,如果是刷数据刷上来的,我一定要举报。”

在此之前,但凡经过她举报的几首歌,最后的结果无一例外,全都被网站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