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的人脉圈开始壮大而且真正地有了利益交织,谈的是合作,有合作就有往来,有往来就是朋友。
酒喝得差不多了,老崔的一句话一下拓展了高冷的思路,只见老崔喝得有点多,身上的hugoboss衣服上都倒了些红酒,他叹了口气:“ow集团进军帝国市场,我这一年做得不太好啊。”
“你一直在法国,十来年了,对帝国不熟悉也正常,这不今天认识了苏总吗?苏总,你给老崔介绍几个可以投资的项目?”吴总说道。
苏素歪着头想了想问道:“你eba是在法国读的吧?”
“对啊。”老崔点了点头。
“你在帝国报一个eba的班,一下就认识一堆人,还是同学,对你拓展业务好。”苏素拿出手机翻了翻通讯录:“我把长江商学院的院长电话发给你们,在帝国他们学院的含金量最高。”
“苏小姐。”那位法国的投资者操着很不流利的中文疑惑地问道:“帝国的商学院含金量不高啊,真正学还是我们法国的好,帝国毕业在海外根本就不承认的。”
“这你就不懂了。”苏素摇了摇头指了指自己:“我eba还是在美国读的呢,不也报了长江商学院的eba,我不但报了长江商学院的,我还报了其他两家呢,去那哪是学习的啊,就是去谈生意的。”
eba有别于ba,俗称总裁班,长江商学院在国内确实是数一数二的,要进eba很难,对身份的审核非常地严格,什么光有钱没有实力的煤老板是进不去的,能进去的都是顶级企业的老总,连副总都极少,据说一堂课下来的交易额最高达到过百亿。
一堂课下来就有交易额不足为奇,老师在课堂上上课,中场休息的时候这些帝国的大佬们开始寻求自己需要的伙伴进行合作了,多了一层“同学”的关系,合作谈起来就容易多了。
高冷心中叮咚一响,苏素提醒了老吴,也同样提醒了他。只是他的身份可远远不够进入ebv,就算是苏素给他走后门也进不去,长江商学院的eba是金字招牌,谁开后门都不行,只有这样才真正地吸引了大佬。
可高冷看到的,不是eba的商机,而是其他。
第783章 不能忍……
杯觥交错,高冷与那位海南房产大亨熊总聊到一块去了,熊总与高冷针对进驻内地的那个项目深入交谈了起来,高冷也对如何在刚刚开始动工就宣传给了好几个点子,说到了熊总心坎里,不用说,两三千万的广告费少不了星盛的。
这顿饭吃得太值得了,基本到手的四千万,加上熊总未来几个月内投入的两三千万,这就是五六千万的业绩。星盛杂志社的一个跨版是五十万一天,听上去很是昂贵,可如今大牌一点的媒体哪家不贵?再者这种一年的长期合作伙伴所派出的团队也多,成本也高。
不过虽说如此,一口气拿下来三家一年广告合作,这政绩除了高冷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