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博理了理思绪,缓了口气道,“可口可乐的营销手段比我们高明了不少。
除了促销活动外,他们还通过赞助各种公益项目、赞助体育赛事,各种软文鸡汤塑造品牌形象。
那些软文清一色的鸡汤化,优雅、传统、励志、责任、坚持都是些正面形象,让年轻读者、分辨能力不强的年轻人对可口可乐的新品有了较强的好感。”
陆坤点点头,若有所思,“他们不玩渠道现金刺激?”
在他记忆里,《读者》、《意林》一类的杂志期刊,就时常刊登些鸡汤文,忽悠年轻一代,弄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潜移默化的让年轻人对他们有较好的印象。
虽然康师傅集团也想玩这只手段,但完全就玩不过。
没人家洋气、高大上,怎么宣传,也比不过人家能逼逼。
康师傅集团同样在《读者》、《意林》之类的杂志期刊登过软文广告,果粒橙还好点,鲜橙多压根就没什么反响,还不如直接在公交站贴海报的作用大。
究其原因就是双方的受众不在一个频道。
鲜橙多主打家庭宴会、红白喜宴之类的,购买的主力多是中年人,生活压力本就沉重,压根就没那个闲心去看那些鸡汤文。
果粒橙么,因为受众便是年轻女性,又主打健康‘真果粒’,所以效果么倒是有那么一些。
黄明博摇摇头,“可口可乐很高傲,压根就不玩渠道现金刺激那一套,仿佛对此不屑一顾一样。”
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自负是出了名的,从不参与渠道刺激那一套,甚至一开始还对可口可乐的现金返利政策不屑一顾,坚持美国式的销售策略,自信自身在全球都能通过复制在美国的成功经历,在全球混得开。
“没事,不管外界怎么变幻,我们的渠道下沉工作,始终都是目前工作的重心。”
陆坤想了想,继续道,“当然,咱们目前不缺钱,在广告营销上的投入,可以适当加大一些。”
可口可乐的主业务是可乐,而不是橙汁饮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可口可乐中国区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不可能是鲜橙多、果粒橙两橙汁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