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楚姑娘追问的滋味安然其实沒尝过,在这一点上,她一向比较“俊杰”,特识时务,用小周姑娘的话说,安然这种人,幸亏是生在和平年代,如果生在战争时期,我党就是再无人可发展,也决不能发展这货,这货一旦被日本鬼子抓到,不用人家问,她自己就痛哭流涕的全招了,一点都不带挣扎的。
但安然围观过被楚姑娘逼问的可怜人士,不用亲身感受,仅仅是看着她就肠子疼。为毛反胃呢?因为看着被这个重度信息收集癖患者逼问的人不停不停的回答问題,到最后答无可答的过程就像是在看海参表演现场版的大逃亡,恨不能最后把肠子都整个吐出來贡献给她老人家,只求她手下留情,可以饶人一命。
就连郑晓也说,楚飞飞这一手追问的功夫真是可惜,如果她能加入公安队伍,有多少犯罪份子不至于逍遥法外啊。可惜,楚姑娘的志向更偏向收集,而不是逼问,逼问只是用于比较亲近的身上,能让她给问成海参的,那必须应该感到十分荣幸才对。
但安然是必须不想当海参的,所以,她必须要讲得很细致,很用心,力求在楚姑娘提问之前把能讲的,不能讲的,直接切换到安小老太太的话唠模式,全都乖乖的主动讲了。
也许是投稿投得多,也许是真心想去旅行,顺带圆一把与父母一起旅游的小梦想,所以哪怕一开始安然讲得还比较理性一点,讲到后來就开始向着感性抒情的方向一去不回头了。
老实说,说起写稿來,安然的文笔不能说多好,如果让她把自己的这一番对全家一起旅行的想往写成文字的话,也不能说多么多么的打动人。但是如果面对面的话另当别论,人有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她的表情,她的声音,她的神态,还有她与你的感情……所有这一切都会影响你的感情,你的脑补和你判断,更何况,在场的四名好友又都是常与她一起出游的旅伴,他们都有关于津源的共同的记忆,而且那记忆还挺美好,也并不久远,就在手边放着,在记忆里随手一翻就能拎出來回忆回忆,于是,就连吴泽荣这个比较缺少感性细胞的书呆子也不由得一脸悠然神往的模样,几乎忍不住想替自己全家报名参加安氏春节旅行团了。
可是不行。
安氏春节旅行团不是那么好参加的。
首先从安家的自家条件來说,一般的人家就达不到,安国庆和李彩凤都是父母早亡,父母双方的长辈也陆续故去,过年的时候想拎着礼物去孝敬长辈都沒有地方可去。
有句话叫父母在,不远游,平时都不敢远游,大过年,正是万家团圆的时候,别说远游,除非工作需要那是沒办法,否则只在条件允许,都得老老实实的回家团圆去。
单只这一条,他们就参加不了这个旅行团,人家安家一家三口只要在一起,到哪儿都是团圆,至于江杰云他们三个吃货组成的光棍之家那更是三个叛逆组成的,什么传统,什么团圆,在他们的眼里都是狗屁,过节就是图个开心,谁说过节必须要跟亲人在一起的,血脉能代表个屁,他们想跟谁团圆就跟谁团圆。
所以说,真相就是安氏旅行团的团员要么是基本六亲故去的,比如安家一家三口,要么是基本六亲不认的,比如江杰云那三个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