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龙王牡丹

又有传说,那两株百年的牡丹已经吸取日月精华成了花仙,那番是来渡劫的,劫难一过,飞升成仙,但舍不得打小出家为僧,伺候在她们身边的老僧人,于是把他也带走了,到天上继续为花仙服务。

还有更离谱的,说那株牡丹本来是要成仙的,眼看着年数就要到了,但由于红卫兵的作为,花仙沒成,成了花鬼,只要月黑风高的晚上,无论寒暑,只要夜半时分去龙王庙的后花园,都可以看到那两株牡丹在夜里盛放,旁边还有那老僧在浇花护花。

……

各种版本,有鼻子有眼,传得神神叨叨,但显然都是扯淡。就连那老僧人是否确有其,也是两说的事。但从这些传说中,无疑可以看出津源人对两株牡丹的痛惜,在当时的环境下又无法直接说出对那场运动的痛恨,所以,便借鬼神来寄托自己内心里感想。

虽然鬼神之说不可信,小册子里的重点也是在表达对那株牡丹的痛惜之情,但另一件事却是真的。

文革后,在龙王庙第一次小型修复的时候,便有一位当年亲手拔下毁掉那两株百年牡丹的红卫兵在幡然悔悟之后,特意费尽千辛万苦,自费跑到洛阳带回了数株牡丹,其中自然包括与当年两株牡丹同品种同颜se的牡丹花,栽植于龙王庙的放生池畔。此后,他又跑到相关部门,一求再求,求得可以自由出入龙王庙,养护牡丹的资格。相关部门的领导被他的诚心打动,也被他彻底悔过的这份态度所感动,经过研究后,批准了他的请求。

从此之后,这位当年红卫兵便成了这龙王庙里的护花自愿者,不取分文,风雨无阻,不惧寒暑。

对于一个此前沒有养过任何花卉,沒有任何经验的人,想在东北这个酷寒的气候下养活牡丹花这其中要花费怎样的心血小册子里沒有提,只提到这其间,此人又数次往返古城洛阳,购买牡丹来替换因为病虫或是寒冷而死掉的牡丹。最终,他终于让来自洛阳的牡丹花在东北的严寒地得以健康生长,在龙王庙的放生池畔扎了根,安了家。

安然他们头一次来津源的时候,从小册子里看到这段往事的时候,她和吴泽荣在拍摄老建筑的过程中,还特意就这段故事请教过一些上了年纪的津源老人,听到一个版本的传说。

传说中,当那人怎么都无法养活他带来的那些牡丹时,有人给他出主意说,他那么用心却养不活,是不是因为原本那两株牡丹花的花灵和那位老僧人还有怨气郁结在这龙王庙的花园里久散不去,觉得他悔过的心不诚啊,不如他向当年的受害者磕几个头,得到了原谅之后,只怕这花啊,就能养活了。

那人觉得此人说得不无道理,便真的按他的话去了,从龙王庙的庙门开始,一步一头的磕到了放生池畔,他的血染红放生池边的土地,就好像是一瓣瓣红se的牡丹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