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安然想,他们童年和少年时代之所以对运动糖这么的推崇和执着,大概也是缘于那时代小食品之类的零食太过稀少的缘故,后来的孩子们就很少见他们只对某一种零食较劲的情形了,也再没有哪一种零食可以在一段时间之内横扫千军。人的选择多了,爱却只有那么多,胃也只有那么大,括糊,此处的胃容量是指正常的人类标准,与他们家的家养吃货们无关,分到每一种选择分到的关注也就少了,自然也就没了钟情和执着。
这会儿安然见女演员把这包糖拿了出来,倒是生出一种亲切来,想必是两位演员是特意给孩子过年带的糖果,想想这些演员和乐手也真是不易,大年初一的时候,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穿着单薄的穿出服,在后台连口热水也喝不上,仅仅为了一些微薄的收入,也许还有胸中那一点点不灭的,大概连自己也察觉不到的对梦想的热爱和追逐,以及坚持。
其实就像是后来的孩子之于零食一样,如果花费同样的精力,下同样的苦功,他们在其他的地方也可以赚到与那点演出费差不多的收入补贴家用。这其中可能存在着擅长与擅长的问题,但更多的,只怕还是心有所恋和舍不得放弃,尽管这份爱恋和不舍因着现实环境的严酷和寒伧,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承认。
虽然安国庆和李彩凤一直在说不用麻烦,但男演员老李和大华依旧坚持要招待这几位生平的第一次来访的戏迷,安然他们这几个被人当成小孩子的家伙,也只好在盛情难却之下,笑着一人从糖包里取了一块运动糖塞在嘴里,继续种在李彩凤的身后,一声不吭充当布景板。
安国庆夫妻和两位演员们也就因着孩子顺势聊了起来。
安国庆感慨的说起他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看二人转了,看了他们的这一场大西厢,心情很激动,觉得这一趟津源因着他们这一场戏就算是没白来。
老李有些惊讶的问,这么说来,大哥大嫂你们都不是咱津源的,是哪儿的人啊,来这边走亲戚?
关于来津源的目的之类的问题,安国庆和李彩凤一致“模糊”处理,含糊的应了一声便将话题带过去,答应说,我们是锦岭来的。
大华和几个乐手听着都觉得有点难得,没想到他们的第一个探班的戏迷居然还不是本地人,不由得说了一句几年后的“名言”,这还真是缘份啊。
话题由此而拓展开去。
安国庆和两位演员还有乐手谈起了二人转,一开始是谈“他们的”二人转,他们记忆中的,年轻时代的,那些近乎于“辉煌”的回忆,那段属于他们的,青春而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