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饭后歌声

安然一见他们这副沒出息的模样就沒好气 照例的要阴阳怪气的哼哼上一声 你们以为我是后妈吗

三只吃货敢怒不敢言 还得嘿嘿的赔笑 心说 你当然不是后妈 你连妈都不是 所以 我们才怕小姐您一个不高兴來个打击报复啊

主要是安大厨这货有十分严重的前科 这一点 三只吃货知道 安大厨自己当然也知道 只是知道是知道 他们依旧还是乐此不疲的做着这种心知肚明的游戏

在饭桶星人们的监督下好“肉” 接着铺入特别提味的姜丝 加一个……啊不 是几个 吃货太多 一个蛋还不够分的 所以 安然口中的小锅 其实在普通人家看來 可是一点都不小 同时再沿着锅边调入少量的油 接着调小火 小焖一会儿 大致三五分钟就可以了

江杰云和公鸡兄喜欢吃锅巴 所以 有一锅焖的时间要稍长一些 另外两锅差不多就可以关火

关火后 接着再焖上十多分钟 趁着这会儿功夫 安然可以慢条斯理的调酱汁

煲仔饭好吃不好吃 火候固然很重要 不过 安然觉得这酱汁也一样很重要 否则它就跟上辈子她发懒时做的杂烩饭也沒多大区别 反正都往饭上扔东西 利用热水烘熟而已

一些开水 酱油 熟油 糖 味精 料酒 香油 调在一起作成酱汁 这其中的关键不是在配料的样数多少 而在对配比量的把握上

其实 很多时候 这也是做菜的关键 明明是同样的食材 同样的调料 甚至是同样的火候 但有人做出來卖相倒是可以一看 但味道就普普通通 而有的人做出來 就是活色生香 色 香 味俱全

这同样是许多老外做起中国菜最让他们感到头疼和恼火的地方 翻开很多中国菜谱 满眼睛都是少许和适量 到底多少克才是少许 才是适量 给准数成不成

而少许和适量 对中国人來说 却是很容易理解的事 咳 看着搁呗

其实这也是做中国菜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灵活 多变 全靠厨子的一条舌头和积年的经验 不同的配比 调出不同的味道 充满变化和惊喜

其实 想做好菜 不仅要会做 还要会吃 起码你要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 而不是埋头研究用量 用量不是唯一标准 很多时候 因着很多原因 用量都要做细微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