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这样的动力布局,在李凡愚看来是纯属多余的。
如果是像向新能源领域发展,高性能的电机加上足够给力的电池就已经能满足一款跑车的动力需求。这一点,在之前那个时空中的特斯拉和byd都已经用户自己旗下的车型证实了。电机的超大范围扭矩,完全可以让i8这个级别的车型拥有不输与汽油发动机的加速度和极速。
以当时bw的实力,应该不难做到比肩特斯拉的电池电机技术。
而一款跑车,从使用用途上来说很明显也不需要考虑什么续航之类的问题。所以在李凡愚看来,那个三缸的发动机是纯属多余的。
甚至于,这个小到可怜的发动机,甚至都没能满足人们对汽车发动机声音的需求。
在i8上市之后,用户反映车子在驾驶时听到微弱的发动机声音没有激情,bw还特意为i8植入了声浪模拟系统。也就是通过音响来模拟踩油门时大排量发动机的声音……
所以说,i8的失败是必然的。必然就必然在,它脱离了bw一贯的驾驶乐趣,但是也没有带来翻天覆地的革新。
鸡肋。
只能这么说。
这是李凡愚作为一个“类穿越者”所拥有的独特金手指,对于以前已经失败的部分,他自然会在此刻充分吸取教训。
所以在现在的i8上面,他决定在基础驾驶之上,打造“富有激情的驾驶模式”。也就是通过fe电动方程式的调校手段,来让i8在“不省电”的模式下燥起来!
李凡愚将王瑞和他的高性能团队拉了过来,一方面通过自己对汽车历史进程为改变前那个时空中的宝马底盘技术进行了一番搜寻,另一方面也结合了当下,正信在勒芒fe赛场上积累的调教经验,对i8进行了一番融入了勒芒和fe电动方程式的赛道模式。
除了这个之外,他本想凭借i8电控系统与轮毂电机相结合的特点,搞出个“一键漂移模式”,但是因为被王瑞和徐复方直接拦下而没有成行。
被众人联合嫌弃的原因,是因为漂移某种程度上属于车辆失控,拥有这样作死模式的车型,铁定是通不过审核的……
李凡愚一想,也特么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