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3页

这个“轻型运动飞机”的许可证,证实了它不是汽车。只能算是一个轻便型的,可是在马路上行驶的小型飞机而已。

其实从flycar的动力结构和车身结构上就能看得出来,这个东西就是个小飞机。首先,其采用的是一款100马力的四冲程小型活塞航空发动机。在地面行驶的时候耗油量相当严重,其次,flycar的机身上,机翼虽然是折叠的,但是从外观上仍然能看得出来,这个东西就是个飞机。

重要的,最重要的。

这个东西从陆地行驶状态转换到空中行驶状态,是需要滑翔起飞的。也就是说,它必须先将机翼伸展开来,然后在极为宽阔空旷的马路上助跑大约三四百米之后,达到起飞速度方可升空。

综合这些方面考虑,只能说它是一个把机翼折叠起来的飞机而已。

但是北斗星不同!

这款基于南十字星v改进而来的汽车,首先拥有的一台常规动力的内燃发动机。在绝大部分的情况下,汽车的行进需要这款发动机来提供主要动力。就连内置在车身内部的溶态金属电池组,也需要靠内燃机在行进之中提供充能。

这是动力方面,而从结构上来说,北斗星百分之八十的设计,都是以公路性能为主。

哪怕是它那可以折叠伸缩,内置四台高速电机的车顶,也经过了特殊的流线化设计,在保障了空中性能的同时为汽车提供了足够经济型的阻力系数。

从这些方面来看,虽然在北斗星之前已经有了路空两栖汽车的概念前辈,但是若要说真正的空陆汽车,那么被动型是当之无愧的no1!

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梦想着将汽车赋予飞翔的能力,但是多少年过去了,碍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

所以北斗星的出现,无疑是人类汽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李凡愚结束了测试之后,他便立刻被记者们所包围。人们恨不得在一分钟之内,将北斗星所有相关的信息全都从李凡愚的嘴里挖出来;

“李董,请问北斗星的造价是多少?这款车是属于正信的概念车型,还是可以在短期之内面向市场的?”

面对第一个冲上来,立马就把录音笔戳到了自己鼻子上的小五,李凡愚摊了摊手。

他本来不想在测试之后透露太多信息的,可是面对小五这个老熟人,不说点儿什么也实在是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