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页

有不同意见,表达就是了,哪有国人的弯弯绕绕?

王翔问道:“李凡,你有不同意见?”

被管彤这么一推,李凡只好如实地说:“呃……我觉得啊,这屏风应该是乾隆时期的,我只是觉得!”

一听这话,藏品持有人沮丧的眸子瞬间放亮,终于有人肯定自己的藏品了!

不过三位专家纷纷摇头。

陆馆长道:“不太可能,如果是乾隆年间的,这300年左右的时间内,这么大的屏风能保存得完好无缺,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动荡岁月还依旧崭新如故,实在太难实现了。”

吴龙也摇头,道:“像这种黄花梨的高等木材,本身是有些油性的,年深月久,油质外泄,很容易形成皮壳,而这件屏风,皮壳很轻。”

王华道:“虽然样式风格是明末清初的,但的确是现代仿品。”

……

三位专家你一言我一语,李凡则静静地听着,不急不躁不恼不怒。

管彤暗叹:这气质!

谈不上什么气质,李凡只是觉得辨别这屏风的年代实在太简单了,就仿佛1+1=2一样,自己知道等于2,其他人非得说等于3,那李凡就有点儿懒得和别人争辩了,因为太简单了,刺激不到自己。

三位专家纷纷说罢之后,现场所有目光齐齐聚在了李凡身上,摄像机各个方向向李凡聚拢。

王翔不解地看着李凡,这“不解”是因为,他头一次见到有人会在被动的局面中,竟然能浅笑若兰,不争、不怒、不急、不讽,这气度这气质,自己从来没见到过啊!

等着专家说完,李凡才道:“主持人,我能上台么?”

“当然可以,请到屏风前细细观察,再修正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