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现场一片沉默,150余人的观众中,只有三四个人举起了手。
李凡点了点头,又问,“狡捷过猿猱中,‘犭+交’的‘狡’呢?”
有三个人举手,但李凡并未提问,点了下头接着问:“‘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中的‘羞’呢?‘兵旱相乘,天下大屈’中的‘屈’呢……”
连续问了一些后,95的人是处在懵逼状态的,毕竟,通假字谁研究它啊,就算上学时候学的那几个,也早忘光了。别说他们了,就是三位专家学识凑在一起,李凡说的几个通假字也叫不全。
鉴定能力的高低,涉及到了文学、历史、考古、材料学、艺术、风俗等诸多领域,但你要想各方面学识都掌握透彻,你哪有那么多精力?
李凡道:“大家看到了,在座150名对古玩文物感兴趣的朋友,真掌握通假字的屈指可数。而且,这个‘驩’字的通假字用法很生僻,即便在这一行里,也是极少见到。”
吴龙摇头:“不然吧?既然存在,你怎么确定只有你或者极少数人知道,而造假者不了解这个‘驩’字呢?”
你妹,抬杠!
为什么说是抬杠?
举例:有一种瓷盘子,上面是有把手的,状如“筐”。众人看到这种奇葩之物,纷纷说是低劣的无厘头假货。而这个时候另一个专家“你”凑过来一拍大腿,惊呼道:“这是古董,应该是明清时期欧洲来我国定制的,因为我在外国博物馆见过同期类似的。”
正常的情况是,众人醒悟,原来是这个样子啊,破案了。
但这时候,有人跳出来说,不对啊,难道这个把手就不能是现代作假的么,就是为了充当欧洲定制版骗人?你就说有没有这种可能吧!
然后“你”给他解释了为什么这把手没有仿的必要,然后人家又找到了质问的新方向,然后再问你有没有这种可能。
你说,这种性质是不是反复钻牛角尖抬杠,挑刺儿?
不是不能质疑,而是不能凭空质疑,猜想式质疑谁不会?你如果觉得这个是仿品,那请你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来,别空想空质疑啊。
如果这样,任何鉴定工作是根本完成不了的,因为永远会有无数个想出来的问题等着你。
什么是鉴宝呢?鉴宝是通过观察藏品的特征,来推测藏品的背景年代和价值的过程。藏品上出现了时代特征时,这个时代特征是鉴别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