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任何形式的赌博,都没有任何一丝的兴趣。放心,我这辈子绝对不碰这玩意。”沈奇郑重说到。
穆勒欣慰的点点头:“好孩子,接下来让我们具体探讨‘穆勒—沈定理’的重新证明工作吧。”
“好的,现在就开始吧。”
严格来说,“穆勒—沈定理”现阶段只能称为“穆勒—沈假设”。
任何人皆有权利提出任何形式的假设或猜想,并发布在世界上最大的公开网站上。
“我预测,距离地球328万光年之外的行星上,一定存在生命,他们拥有和人类相似的身体构造及文明形态,我们可以成为朋友。”
这就是一个猜想,由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位13岁中学生提出,发布在他老妈的推特上,吸引了不少粉丝围观点赞。
如果科学家拿不出有力证据否定中学生的猜想,那这个猜想将一直存在,直到它被证明或被推翻。
只不过科学家们不会去重视一位中学生的猜想,这种猜想没有任何学术价值,也难以用现阶段的实验设备去验证。
对于无名之辈提出的天马行空、看似荒谬、毫无价值、无法用现有理论或设备验证的猜想,科学家们的态度大多是:你可以随便提猜想,我认真算我输。
对于知名学者提出的具有专业性、有逻辑支撑、有学术价值、理论上在现阶段可验证的猜想或假设,科学家们往往会引起重视,并实施验证。
“穆勒—曼宁定理”具备专业性、逻辑性和一定学术价值,最早由穆勒和曼宁联合提出。
在沈奇看来,“穆勒—曼宁定理”的三条论断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之所以三十几年来未被iu所认可,是因为证明部分存在漏洞。
穆勒、曼宁、穆勒前妻之间发生了那种刺激的事情,三十几年来穆勒和曼宁再未见过面。
因此“穆勒—曼宁定理”的修订工作中断了,跨了个世纪,一拖就拖到了21世纪。
已故的曼宁被穆勒拉进了黑名单,现在由沈奇顶替曼宁的位置,完成后续的工作。
“穆勒—沈定理”一字不差的沿用了“穆勒—曼宁定理”的三条论断,最核心的工作是运用21世纪的数学方法完成严谨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