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过去了,数学在进步,经典理论依旧经典,具体的处理方法在更新换代。

经过一周的讨论,沈奇认为应该重新定义逼近紧。

这是前提,是基础,是武器。

穆勒赞同沈奇的思路设定,他似乎找回了当年埋头做学问时的激情。

“回忆逼近紧的历史和相关定义,这个定义首先由杰费莫夫提出,作为巴拿赫空间的一个性质可以保证任意的x∈x,都在非空闭凸集中有一个最佳逼近元素。”沈奇找了一推文献,做专业课题的同时也更加深入细致的梳理数学史。

沈奇一直想写一部数学史,他认为这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但迫于水平有限、沉淀不够,沈奇目前尚在构思、学习、积累阶段。

相比于五花八门海量的专业数学教科书,和数学史相关的书籍太少了,真正经典的数学史参考书籍,一巴掌都数的过来。

业内公认最经典的数学史是美国人克莱因编写的《古今数学思想》,沈奇承认这套数学史的学术地位。

但是克莱因写的这套数学史,不适合数学专业人士之外的人群阅读,书中大部分内容是高深的数学专业理论,成绩不好的数学系学生也有可能看不懂。

沈奇的雄心壮志是写一部既有深度又通俗易懂,并富有趣味性的数学史。

高考数学100分以上(满分按150分算)的中国人,应该能看懂沈氏数学史一半的内容。

大学高数没挂过的人,应该能看懂沈氏数学史九成的内容。

即便完全不懂数学,只要认得字,也应该能看懂沈氏数学史五分之一的内容。

这是沈奇对一部能广泛流传的数学史的设定,他希望可以完成这件有意义的事情。

“没错,我记得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梅格尼森证明了x是中点局部一致凸,当且仅当x的闭球是逼近紧的切比雪夫集。”穆勒教授将沈奇从历史中拉回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