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1页

毕竟,万燕公司除了研发生产vcd以外,还要培育整个vcd的生态环境,从压缩机、整机、到碟片和版权,这些遇到的所有问题都需要万燕公司来解决。

除此之外,万燕公司还得告诉人们vcd是一个什么东西,不仅要教育用户、教育经销商,而且还要教育制片商和出版社。

正是因为这样的大投入,万燕公司因为一笔24亿元的国家技改资金迟迟没有申请下来,所以就从革命先驱,变成了革命先烈,成为了一桩华夏科技史,电子产品发展史的一大憾事。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vcd上市在即这样的重要时刻,还飞到香江,来跟邵义夫,邹文淮等人面谈的原因。

总不能他也做盗版吧?

这要是让外人知道,他方辰的脸面往哪搁。

而除此之外,他之所以还想垄断华夏的光盘生产和销售,将那些盗版光盘清扫的一干二净,就是因为他觉得,华夏其实可以不用像前世那样盗版横行的,他想为这些电影公司,知识工作者做点什么。

但前提是价格不能太贵,要是太贵的话,国内老百姓是不可能支持正版的。

而且方辰一直认为,保护知识产权,尊重知识产权其实并不一定非要那么昂贵,只要量足够大,其实一个很便宜的价格,哪怕一块钱,都是可以挣到钱,让市场良性发展的,让知识工作者有钱赚,能让这个行业繁荣昌盛。

毕竟涉及到知识产权的作品都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边际成本基本为零。

一部电影,一部书写出来之后,其主要成本就已经固定了下来,不管观看它的人群有多少,其所需要增加的成本都是微乎其微的,这也意味着,只要观看者,付费者足够多,人均成本是很低很低的。

也就意味着,普通老百姓可以以一个十分低廉的价格,享受到正版的服务。

在此时此刻,这个vcd刚刚生产出来的年代,似乎有达到这样目标的可能。

在前世,vcd在内地大陆不说一家一台吧,但如果说是50以上的家庭都拥有一台vcd,那绝对不是夸张。

vcd在1993年刚刚诞生的时候,因为人们对其并不了解,再加上万燕公司产能不足,以及价格昂贵,基本上在四五千元左右,没有配套光盘使用等原因,仅仅只卖出了一万多台而已。

而且万燕公司生产的首批一千台万燕vcd一经投放,就被各个电子厂家全部买走做样机,销售异常火爆。